[实用新型]一种硫铁矿沸腾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40711.4 | 申请日: | 2017-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忠民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铁矿 沸腾 炉渣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铁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铁矿沸腾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硫酸行业采用以硫铁矿焚烧制酸工艺所占比例较高,硫铁矿经过破碎、研磨成0.054mm目以下颗粒,经过烘干送入沸腾炉焚烧,其反应温度在850-900度,硫铁矿中的硫焚烧生成SO2气体进入后续制酸工艺,硫铁矿焚烧后的炉渣间断性排出沸腾炉,部分采用了回收部分余热烘干原料的方式,而大部分则是直接堆放冷却,不仅浪费大量的热能,其露天堆放遇风雨天气不仅易产生扬尘,还易产生酸性气体污染。
我国硫铁矿贮量大2.73Gt以上,其焚烧制酸排渣约占60%,排渣量大,具有丰富的余热资源,因此对沸腾炉渣余热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硫铁矿沸腾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回收利用硫铁矿沸腾炉炉渣中的余热。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硫铁矿沸腾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除氧器、汽包、沸腾炉、补水泵、给水泵,还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叠加安装的炉渣贮槽、高温段余热回收器、低温段余热回收器、流量控制器、冷渣输送器,所述沸腾炉的矿渣出口与炉渣贮槽相连通,
所述汽包的上升管与高温段余热回收器的出口连通,下降管与高温段余热回收器的入口连通,进水管与给水泵的出水口连通,蒸汽出口与供汽管道连接;
所述除氧器的加热蒸汽入口与低温段余热回收器的出口连通,无氧加热蒸汽入口与汽包的蒸汽出口连通,无氧水出口与给水泵的入水口连通;
所述补水泵的出水口与低温段余热回收器的入口连通,所述补水泵的入水口与水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炉渣贮槽外周具有保温层,所述炉渣贮槽中设置有过滤均化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段余热回收器中间设有多个与炉渣贮槽的出口连通的炉渣流道A,所述炉渣流道A外设置有饱和水流道,所述饱和水流道与高温段余热回收器的入口和出口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段余热回收器中间设有与炉渣流道A相连通的炉渣流道B,所述炉渣流道B外设置有补水流道,所述补水流道与低温段余热回收器的入口和出口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器包括一正对冷渣输送器的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为电动插板阀门,所述电动插板阀门通过与其电连接的控制开关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沸腾炉间断排出的炉渣进入炉渣贮槽然后依次通过炉渣流道A和炉渣流道B,将炉渣中的热量传递给饱和水流道及补水流道从而将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完成热量传递的炉渣温度降低后从流量控制器排放到冷渣输送器上输出;该装置实现了炉渣中的余热回收利用功能,合理利用硫铁矿燃烧后的余热资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温段余热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沸腾炉、2-矿渣出口、3-炉渣贮槽、4-高温段余热回收器、41-炉渣流道A、42-饱和水流道、5-低温段余热回收器、6-流量控制器、61-排渣口、62-阀门、7-冷渣输送器、8-汽包、9-除氧器、10-给水泵、11-补水泵、12-供汽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硫铁矿沸腾炉炉渣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除氧器9、汽包8、沸腾炉1、补水泵11、给水泵10,还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叠加安装的炉渣贮槽3、高温段余热回收器4、低温段余热回收器5、流量控制器6、冷渣输送器7,沸腾炉1的矿渣出口2与炉渣贮槽3相连通,
汽包8的上升管与高温段余热回收器4的出口连通,汽包8的下降管与高温段余热回收器4的入口连通,汽包8的进水管与给水泵10的出水口连通,汽包8的蒸汽出口与供汽管道12连接;
除氧器9的加热蒸汽入口与低温段余热回收器5的出口连通,除氧器9的无氧加热蒸汽入口与汽包8的蒸汽出口连通,除氧器9的无氧水出口与给水泵10的入水口连通;
补水泵11的出水口与低温段余热回收器5的入口连通,补水泵11的入水口与水源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忠民,未经杨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0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鸭咀壶(2015A‑09C)
- 下一篇: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