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机定子浸漆的吊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0046.9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鸿;高峰;吴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0 | 分类号: | B05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52847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机 定子 吊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定子浸漆的吊篮。
背景技术
在电机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机的绝缘性能,通常需要对电机的定子进行浸漆工艺,在定子外部覆盖一定量的绝缘漆。为了避免定子上的绝缘漆过多,需要在浸漆后去除定子上多余的绝缘漆,以便回收利用。其中,吊篮是转运定子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如图1所示,现有的吊篮的一般包括底面1a和围绕于底面1a边缘的围栏2a,围栏2a上设有挂钩3a,以便吊装,在使用时,定子散放在围栏2a内。
现有的吊篮无法对每个定子进行定位,使得定子散放在围栏2a内并堆砌在底面1a上,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造成定子损坏;同时,对于散放的定子,只能采取滴漆的方式回收绝缘漆,即对定子静置一段时间,待绝缘漆靠自重滴落,以进行回收,这使得绝缘漆的回收时间较长,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定子进行定位的用于电机定子浸漆的吊篮。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电机定子浸漆的吊篮,能被一驱动装置驱动而旋转,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一传动轴,所述吊篮包括底部、轴管和多个定位柱,所述轴管垂直设于所述底部的中心,且所述底部设有与所述轴管连通的通孔,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轴管配合,所述轴管内壁设有能防止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管相对转动的形状配合结构;所述多个定位柱设于所述底部上,所述定子能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底部包括中央托盘、多个辐条和至少一个外环,所述轴管设于所述中央托盘的中心;所述多个辐条沿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均匀固定于所述中央托盘;所述至少一个外环固定于多个所述辐条,并围绕所述中央托盘设置,多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设于所述多个所述辐条与所述外环的交叉连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底部包括中央托盘和外圆盘,所述轴管设于所述中央托盘的中心;所述外圆盘固定于所述中央托盘的外周,所述外圆盘上具有多个滴漆孔,多个所述定位柱分别设于所述外圆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中央托盘的上表面为由中心向外周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形状配合结构为设于所述轴管内壁的棱锥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轴管的上端部具有向外延伸的凸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轴管包括下管体和上管体,所述下管体设于所述底部的中心,所述形状配合结构设置于所述下管体内壁的上端部,所述底部设有与所述下管体连通的通孔;所述上管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下管体的上端部,所述凸环设于所述上管体的上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下管体与所述底部为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底部上设有卡槽,所述下管体的下端部卡合于所述卡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定位柱呈环形均匀分布于所述底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各个所述定位柱均为两端贯通的圆筒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可将定子套设于定位柱上,从而可通过定位柱对定子进行定位,可防止定子互相碰撞,避免造成定子损坏;
由于定位柱有多个,从而可同时对多个定子进行定位,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轴管内壁设有能防止传动轴与轴管相对转动的形状配合结构,在将传动轴通过通孔与轴管配合后,可通过传动轴带动吊篮同步转动,从而可利用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使定子上的绝缘漆被甩出,以便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采用滴漆的方式回收绝缘漆,有利于缩短绝缘漆的回收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现有吊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篮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吊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吊篮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吊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吊篮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吊篮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0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盘刷漆工装
- 下一篇:用于过滤器的注胶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