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用煤气混烧燃烧器的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8511.5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1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蔡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中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7/00 | 分类号: | F23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5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煤气 燃烧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用煤粉与气体混烧的燃烧器的喷头,属于燃烧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受我国能源分布及供应现状的影响,国内的回转窑燃烧器大多采用煤粉为燃料。随着能源供应趋紧及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冶金、化工等行业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类副产品被作为二次能源进行利用,加之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煤气混烧型燃烧器更为广泛的应用。燃气用于燃烧器中,减少了回转窑的环境污染、提高了燃料的经济性。
在实际应用中,要想让煤粉和燃气均能得到充分燃烧,满足实际生产中对燃烧热量的需求,不同规格的回转窑所需的气体用量也不同,单位时间内从几百立方米到几万立方米不等。掺烧可燃气体,改变了回转窑内单烧煤粉的燃烧环境,可燃气体的掺烧量不同,对应燃烧器的结构也有所区别。不合理的结构随着燃气掺烧量变化,窑内混合燃料的发热量会降低,煤粉的燃尽率降低,从而导致窑内温度水平显著下降,严重影响到窑内供热。实践表明应根据窑型选择合适的燃烧器结构,能够在合理利用燃气的同时减少燃煤量,维持较高的回转窑供热效率。其中燃料的及时、稳定着火是燃烧器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
燃气用量大的使用需求下,宜采用本公司申请的专利号为“200920289762.2”、专利名称为“回转窑用煤粉和气体燃料混烧燃烧器”的专利产品结构,以获得良好的燃烧效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用量小的回转窑用煤气混烧燃烧器的喷头,实现燃气用量与燃烧器结构的良好匹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回转窑用煤气混烧燃烧器的喷头,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设有轴流风通道、旋流风通道、煤风通道、燃气通道、中心风通道和点火通道共六通道,分别由轴流风外筒2、轴流风内筒3、煤风内筒4、旋流风内筒5、煤气内筒6、点火管道7由外到内依次同轴套装后形成;轴流风外筒2、轴流风内筒3、煤风内筒4、旋流风内筒5、煤气内筒6均为圆筒状且管径依次减小;轴流风外筒2与轴流风内筒3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轴流风通道,轴流风内筒3与煤风内筒4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旋流风通道,煤风内筒4与旋流风内筒5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煤风通道,旋流风内筒5与煤气内筒6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燃气通道,煤气内筒6与点火管道7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中心风通道,点火管道7的内筒空间构成点火通道。
所述的轴流风外筒2的外层设置有圆筒状的拢焰罩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燃气用量较小时,燃气通道设置于轴流风、旋流风及煤风通道的内侧,燃气通道紧邻中心风通道和点火通道,点火后,在煤风通道内侧较短的距离内被引燃,及时起火,保证了火焰稳定性,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使窑内形成所需的烧成带长度,窑内温度分布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外到内依次设有轴流风通道、旋流风通道、煤风通道、燃气通道、中心风通道和点火通道共六通道,分别由轴流风外筒2、轴流风内筒3、煤风内筒4、旋流风内筒5、煤气内筒6、点火管道7由外到内依次同轴套装后形成;轴流风外筒2、轴流风内筒3、煤风内筒4、旋流风内筒5、煤气内筒6均为圆筒状且管径依次减小;轴流风外筒2与轴流风内筒3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轴流风通道,轴流风内筒3与煤风内筒4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旋流风通道,煤风内筒4与旋流风内筒5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煤风通道,旋流风内筒5与煤气内筒6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燃气通道,煤气内筒6与点火管道7套装后构成的空腔为中心风通道,点火管道7的管内空间构成点火通道。轴流风外筒2的外层设置有圆筒状的拢焰罩1。
对于燃气用量较小的回转窑燃烧器,轴流风外部拢焰罩形成的碗状效应,防止燃料过早扩散,在外层轴流风、旋流风和煤风的综合作用下,燃气通道的内层紧邻中心风和点火通道,因而点火后在燃烧器的端部易于产生稳定的火焰。
在合理的燃气量内,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全烧煤粉、全烧煤气和煤粉气体混烧(燃气量较小)三种运行工况下均能达到燃烧效率高、生产稳定安全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中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中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8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器防熄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尘无烟无电力自动循环碳化燃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