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门禁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37899.7 | 申请日: | 2017-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政;王春桥;周跃军;应腾;赵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英杰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门禁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控制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门禁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禁控制器普遍存在接口单一的问题,无法适配市场上各类有线电控锁。中心联网方式上大部分采用485总线、CAN总线或者以太网等有线方式,少部分通过3G无线方式,但是实际施工则需要根据现场环境来合理决定选择有线还是无线联网方式。同时,在单元通道这类应用场景下,又需要门禁控制器与楼宇对讲、外部告警装置进行联动。某些场合还需要将出入行为与图像监控设备进行关联,这样管理人员不止能够追溯是否是授权人员本身进出门户,某些刑事案件中,还可以为公安后续侦破工作带来帮助。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门禁控制器可以全部满足上述功能需求,同时随着无线智能锁的普及,门禁控制器除了需要对接传统的有线电控锁,还需要对接无线智能锁。基于以上现状,是否能发明出一种可以满足各类使用场景的门禁控制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型门禁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用型门禁控制器,包括主控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还包括辅控处理器模块、模式切换、存储、人机交互外设模块,无线门锁通讯模块,有线门锁控制模块,读卡器接口模块,楼宇对讲、防拆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3G/4G通讯模块和外部告警输入、告警输出模块,所述的主控处理器模块分别与辅控处理器模块、模式切换、存储、人机交互外设模块,楼宇对讲、防拆模块、外部告警输入、告警输出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控处理器模块中设有WiFi子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控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无线门锁通讯模块、有线门锁控制模块、读卡器接口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模块与主控处理器模块、辅控处理器模块连接,为系统各模块提供电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式切换、存储、人机交互外设模块包括了TF卡、工作模式拨码选择、蜂鸣器、RTC时钟芯片以及若干个指示灯。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线门锁通讯模块用于和无线智能锁进行通讯,有线门锁控制模块用于和有线电控锁进行通讯。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部告警输入、告警输出模块连接外部告警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门禁控制器,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现场可以按需灵活得配置无线蜂窝模块进行联网。同时,配备丰富的外设接口可以方便得与楼宇对讲、外部告警装置进行对接。提供了多路LAN接口,可以接入多台网络摄像机,实时采集图像信息,当发生合法出入行为或者非法闯入行为时,记录该时刻之前一段时间和之后一段时间的图像信息,根据可配置的上传策略按需上传该图像信息至中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通用型门禁控制器,包括主控处理器模块1、电源模块3,还包括辅控处理器模块2、模式切换、存储、人机交互外设模块4,无线门锁通讯模块5,有线门锁控制模块6,读卡器接口模块7,楼宇对讲、防拆模块8,以太网接口模块9,3G/4G通讯模块10和外部告警输入、告警输出模块11,所述的主控处理器模块1分别与辅控处理器模块2、模式切换、存储、人机交互外设模块4,楼宇对讲、防拆模块8、以太网接口模块9,3G/4G通讯模块10、外部告警输入、告警输出模块11连接,所述的主控处理器模块1中设有WiFi子模块,所述的辅控处理器模块2分别与无线门锁通讯模块5,有线门锁控制模块6、读卡器接口模块7连接,述的电源模块3与主控处理器模块1、辅控处理器模块2连接,为系统各模块提供电能,所述的模式切换、存储、人机交互外设模块4包括了TF卡、工作模式拨码选择、蜂鸣器、RTC时钟芯片以及若干个指示灯,所述的无线门锁通讯模块5用于和无线智能锁进行通讯,有线门锁控制模块6用于和有线电控锁进行通讯,读卡器接口模块7用于和智能读卡器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的外部告警输入、告警输出模块11连接外部告警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英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英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7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秒级时延校准系统
- 下一篇:有机垃圾处理设备运行状态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