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传动效率的揉捻机出料装置以及揉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7770.6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3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明;孙潇鹏;贾文月;张问采;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传动 效率 揉捻机出料 装置 以及 揉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揉捻机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揉捻是制茶过程中重要的加工工艺,此工艺的作用是破坏杀青叶中的组织细胞,揉捻出茶汁,使茶叶初步成形。大批量的茶叶揉捻由揉捻机完成。揉捻机主要由出料装置、动力系统、加压系统、传动系统、控制模块组成。现阶段大部分的揉捻机出料装置由人工手动控制下料盘的关闭和开启,手工控制门栓的摇摆方向和角度,工作效率低,并且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用于揉捻机的自动化出料装置,以替代手动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揉捻机的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下料盘和用于顶压下料盘的门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还包括下料盘控制机构和门栓控制机构,
所述下料盘控制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曲柄、连杆和下料盘轴,其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曲柄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下料盘轴连接;
所述门栓控制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其中电动推杆具有伸缩杆,该伸缩杆的端部连接到门栓的中部,以通过伸缩杆的伸缩来驱动门栓进行摆动。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揉捻机,包括上文所述的出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料装置不仅可以代替人工手动操作门栓和下料盘,而且可以进一步具有磨损小、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揉捻机的出料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料装置在处于关闭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料装置中的下料盘控制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标号说明:1-揉捅;2-桶毂;3-揉盘;4-连杆;5-铰链;6-曲柄;7-驱动电机;8-下料盘;9-控制模块;10-下料盘轴;11-电动推杆;12-支座;
13-支撑板;14-门栓;15-卡扣;16-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和电动推杆分别实现对下料盘和门栓的自动化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揉捻机的出料装置具体包括下料盘和用于顶压下料盘的门栓,以及下料盘控制机构和门栓控制机构。
其中,下料盘控制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曲柄、连杆和下料盘轴,其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曲柄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下料盘轴连接。所述门栓控制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其中电动推杆具有伸缩杆,该伸缩杆的端部连接到门栓的中部,以通过伸缩杆的伸缩来驱动门栓进行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和所述连杆通过铰链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为直杆,并且所述连杆为直角杆。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的端部通过销轴与所述门栓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出料装置不仅可以代替人工手动操作门栓和下料盘摇柄,而且可以凭借曲柄连杆的传动实现对下料盘的更稳定、精准、自动化的控制,另外利用电动推杆能够高效地传递对门栓的驱动,从而上述出料装置提高了茶叶揉捻机出料效率,进而提高了茶叶企业的生产效益。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揉捻机的出料装置的局部视图。另外,图1中还示出了揉捻机的揉捻机构。揉捻机构包括揉捅1、桶毂2、揉盘3。而该揉捻机的出料装置包括下料盘8和用于锁住下料盘8的门栓14,以及下料盘控制机构和门栓控制机构。下料盘控制机构具体包括驱动电机7、曲柄6、连杆4和下料盘轴10。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到曲柄6的一端(该连接可利用键实现),以驱动曲柄6绕输出轴旋转。曲柄6的另一端通过铰链5与连杆4的一端连接(该连接可利用铰链实现)。曲柄6优选为直杆,而连杆4优选具有直角杆的形状,以更好地传递扭矩。连杆4的另一端连接到下料盘轴10(该连接可利用紧定螺钉实现),以带动下料盘轴10旋转。从而下料盘轴10的旋转将引起下料盘8的打开和关闭。
门栓控制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具有伸缩杆,该伸缩杆的端部连接到门栓14。门栓14的一端被固定在揉盘3底部。在图1的示例中,电动推杆11被安装在立柱16上的支撑板13上。电动推杆11优选通过支座12安装在支撑板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7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