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防扎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6967.8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采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刘菊兰 |
地址: | 2144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透明 针管本体 卡部 本实用新型 采血管 采血针 条形槽 防扎 卡槽 防护设计 人身安全 一端连接 一端设置 保护帽 防滑套 采血 侧壁 适配 针头 医护 安全 感染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防扎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本体、硬质透明保护管、保护帽和采血管,所述针管本体的一端设置针头、另一端连接采血管,针管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卡部和固定于卡部上的防滑套,硬质透明保护管上设置贯穿硬质透明保护管的条形槽、连接条形槽且与卡部的尺寸相适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特的针对防护设计,不影响采血工作的正常进行,能够避免因误扎受到感染,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防扎采血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上医护人员由于使用采血针频率较高,难免发生误扎到医护人员自身的情况,由于被采血人员情况复杂,若被采集血液中含有如艾滋、乙肝等传染性强又难以根治的病原,就会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采血针结构加以改进,提高采血针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防扎采血针,其具有独特的针对防护设计,不影响采血工作的正常进行,且制造成本较低,能够避免因误扎受到感染,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防扎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本体、硬质透明保护管、保护帽和采血管,所述针管本体的一端设置针头、另一端连接采血管,针管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卡部和固定于卡部上的防滑套,卡部与针管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硬质透明保护管上设置贯穿硬质透明保护管的条形槽、连接条形槽且与卡部的尺寸相适配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硬质透明保护管的一端固定于针管本体上、另一端连接保护帽,保护帽可拆卸地套接在硬质透明保护管上, 硬质透明保护管的底壁上设置夹持针管本体的夹持部,硬质透明保护管的前壁和后壁上设置用于针管本体或采血管穿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卡部在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中的转动范围为0-90度。
作为优选,所述硬质透明保护管的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帽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开口端设置突出保护帽外表面的握持凸部。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扎采血针结构设计巧妙,未使用时,针头本体保护在硬质透明保护管内,使用时,医护人员握住卡部的防滑套,将针管本体向前端移动,将卡部从后端的第二卡槽移动到第一卡槽,针头部分露出硬质透明保护管外,不影响采血工作的正常进行,采血结束后,将卡部再调节回原第二卡槽上,并盖好保护帽。采血开始前、采血过程中、采血结束后,针头都不易扎到医护人员,保护效果好,而且整个采血针的结构简单、不会大幅增加采血成本。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特的针对防护设计,不影响采血工作的正常进行,能够避免因误扎受到感染,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采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采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6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铅笔式毛细玻璃管连续采血器
- 下一篇:一种微量血气采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