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音频延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6619.0 | 申请日: | 201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3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叶永安;丁德胜;周世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航天捷诚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G11B20/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护航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3220 | 代理人: | 莫晓齐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音频 延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音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音频延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音视频信号时分开传输的,与音频信号处理相比较,视频信号本身数据量大,而且处理环节多,又加上信道容量的限制,视频信号会滞后音频信号很长时间,所以需要对音频信号进行延时处理,从而达到视音频同步。在电视广播中解决延迟容差的专用IC延时时间都没有超过10s的,而调音台这种专业设备又因为体积大,不便于车载安装。其中IC为Integrated Circuit,即集成电路。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短开发周期、实用性效果好的车载音频延时处理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短开发周期实用性效果好的车载音频延时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音频延时处理装置,包括PJ-307音频输入插座、调音单元、AD采集单元、FPGA处理单元、DA转换单元、运放单元、串口单元以及PJ-307音频输出插座,其中:PJ-307音频输入插座调音单元连接、调音单元与AD采集单元连接,AD采集单元与FPGA处理单元相连接、FPGA处理单元与DA转换单元、串口单元相连接,DA转换单元与运放单元连接、运放单元与PJ-307音频输出插座相连接。
优选地,输入插座和PJ-307音频输出插座可以集成为为PJ-307音频输入输出插座。
优选地,所述调音单元采用一片数字电位器。
优选地,所述AD采集单元采用1片2通道的音频模数转换IC。
优选地,所述FPGA处理单元采用1片FPGA和2片SDRAM组成。
优选地,所述DA转换单元采用1片音频立体声数模转换器。
优选地,所述运放单元采用1片双运放IC。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串口单元,串口单元与FPGA处理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串口单元采用1片MAX3232芯片和DB-9SN插头。
该装置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短开发周期、实用性效果好的车载音频延时处理的装置,其结构简单能满足车载抗恶劣环境的需求,能够对双声道进行延时处理,最大延时时间60s,最小延时单位100ms,还能对音量大小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载音频延时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载音频延时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为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载音频延时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音频延时处理装置,包括PJ-307音频输入插座1、调音单元2、AD采集单元3、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单元4、DA转换单元5、运放单元6、PJ-307音频输出插座7。
PJ-307音频输入插座1与调音单元2、AD采集单元3依次相连接,FPGA处理单元4分别与AD采集单元3、DA转换单元5以及串口单元8相连接,DA转换单元5与运放单元6、PJ-307音频输出插座7依次相连接。
PJ-307音频输入插座1接入外部模拟音频信号,在AD采集芯片3前端通过调音单元2调节模拟音频信号大小,AD采集芯片3把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I2S格式的数字音频信号发送给FPGA处理单元4,FPGA处理单元4将数字音频信号通过缓存延时后发送给DA转换单元5,然后经过DA转换单元5将延时后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延迟后的模拟音频信号发送给运放单元6,运放单元6将延时后的模拟音频信号放大发送给通过PJ-307音频输出插座7,PJ-307音频输出插座7输出一路双声道的模拟音频信号。该装置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短开发周期、实用性效果好的车载音频延时处理的装置,其结构简单能满足车载抗恶劣环境的需求。所述PJ-307音频输入插座1为双声道音频输入接口,可接收一路双声道的模拟音频信号输入,即可接收一路双声道立体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航天捷诚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航天捷诚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6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位一体的电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方向测试柔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