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卷线拉环的标本袋取物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5411.7 | 申请日: | 2017-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朱莫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本袋 拉环 袋口 扎线 手柄组件 滑动节 拉环体 隧道 带卷 近端 取物 通孔 远端 贯穿 器械 穿过 本实用新型 撑开机构 导管组件 内凹线槽 手术医生 可打开 外周壁 扎线环 收拢 撑开 袋体 环绕 容纳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卷线拉环的标本袋取物器械,包含标本袋,导管组件和贯穿其的手柄组件,以及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的可撑开标本袋的撑开机构,所标本袋包含可打开和收拢的袋口以及从袋口延伸而成的袋体,所述袋口包含环绕的隧道以及贯穿于隧道内的扎线;所述扎线的远端包含滑动节,所述扎线的远端穿过隧道而其近端穿过所述滑动节,形成与袋口相同的扎线环,所述扎线近端与拉环连接;所述拉环包括中心具有贯穿通孔的拉环体,所述通孔可容纳手术医生手指并绕手指旋转,所述拉环体还包括绕拉环外周壁的内凹线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标本袋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微创手术中(尤其是硬管腔镜手术),通常需经由患者皮肤小切口或经由穿刺导管取出内部组织或病变器官。如何安全的便捷的取出腔内组织或病变器官,一直是困扰微创手术的难题。自硬管腔镜手术首次临床应用以来,国内外研制了多种腔镜手术专用标本袋。虽然所述标本袋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各有差异,但总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单一标本袋。美国实用新型专利US5037379中披露了一种单边开口的带线标本袋,使用时需使用抓钳夹持标本袋体再经过穿刺导管或小切口进入患者体内。第二类,包含标本袋,导管和撑开机构的取物器械。US5465731,US5480404,US6383197等美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披露了多种取物器械,其标本袋被卷起并收纳于导管之内,使用时所述取物器械经过穿刺套管进入患者体内,再推动其撑开机构将所述卷起的标本袋推出到导管之外,并由撑开机构将标本袋撑开,方便装入手术中切割的组织或病变器官。
所述扎线通常由直径0.5mm左右的尼龙等材料制成的细线制成,到目前为止,完成组织或病变器官切割后,通常先操作手柄组件将撑开机构经由穿刺套管取出,然后拉动扎线收紧扎线环,从而将标本袋的袋口收拢。在此过程中,由于穿刺套管内径或微创手术切口较小,在切除较大组织或器官时,标本袋受到很大的挤压力,扎线也受到较大的拉紧力,当手术医生用力拉紧扎线,手指部分受到较大的勒紧力,手指与细线的扎线接触位置受到的压强很大,极易导致拉紧扎线的手指疲劳或勒伤手指,也可能造成套在手部的手套被扎线勒破,从而可能降低手术医生的防护,造成病菌感染。同时,由于拉出体外的扎线长度较长,手术医生不得不多次接力方式进行拉紧扎线或将手臂抡到身后来拉紧扎线,非常费时和不便。
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增加扎线的直径或通过佩戴加厚厚度的手套来降低对手指的勒紧力。然而当标本袋用于前述取物器械中时,由于外管的尺寸限制,增加扎线的直径通常导致采用扎线捆扎后标本袋无法收纳于外管内或标本袋无法从外管中推出。通过增加手套厚度虽然可以降低扎线对手指的损伤,但是增厚的手套在微创手术其他操作时又会造成手指不灵活顺畅。到目前为止,临床应用中,标本袋收紧扎线造成的手术医生手指损伤或手套破裂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具有安全性的扎线收紧器械或方法,有助于提高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并将推动微创手术更大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前述背景技术的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卷线拉环的标本袋取物器械,包含标本袋,导管组件和贯穿其的手柄组件,以及与所述手柄组件连接的可撑开标本袋的撑开机构,其中:所标本袋包含可打开和收拢的袋口以及从袋口延伸而成的袋体,所述袋口包含环绕的隧道以及贯穿于隧道内的扎线。所述扎线的远端包含滑动节,所述扎线的远端穿过隧道而其近端穿过所述滑动节,形成与袋口相同的扎线环,所述扎线近端与拉环连接。所述标本袋和撑开机构设于所述导管组件内并可相对其轴向运动;通过手柄组件操作使所述标本袋和撑开机构在导管组件内向前推动并伸出导管组件并被所述撑开机构撑开;所述撑开机构随所述导管组件向后抽出与所述标本袋分离。所述拉环包括中心具有贯穿通孔的拉环体,所述通孔可容纳手术医生手指并绕手指旋转,所述拉环体还包括绕拉环外周壁的内凹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5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科临床夹持扩撑装置
- 下一篇:物体取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