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体结构及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34827.7 | 申请日: | 2017-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冯仁洋;余强;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冬梅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3/00;F21V19/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体结构及灯,属于灯具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
现有技术中的灯具包括灯壳、灯座、透光板和发光体,灯座固定在灯壳上,发光体连接在灯座上,透光板设置在灯壳的下侧,使发光体的光源能从透光板处透过。现有技术中的灯具由以下缺点:1、传统吸顶灯的照明集中在吸顶灯的下方区域,天花板部分是无法照亮的,因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照明效果;2、若要在灯具上形成多处发光的效果,通常需要设置多组发光体,并对应不同的透光板,这种设置方式,其需要的结构相对复杂,照明不均匀,且不够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照明效果好的灯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灯体结构,其包括:灯壳,其配置为具有腔体,灯壳上定义一延伸轴,灯壳在延伸轴上的一侧设置第一透光区域;以及壁部,其罩设于所述的灯壳的径向的外周并形成灯壳的灯罩;所述灯体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在延伸轴的另一侧设置第二透光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处设置不透光板,以使所述第一透光区域被不透光板分割为至少两组相互分隔的透光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处设置透光板,该透光板覆盖或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透光区域,所述不透光板附着在透光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不透光板包括至少一组绕延伸轴旋转而形成的环状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不透光板包括一绕延伸轴旋转而形成的圆形板,所述环状板设置于圆形板径向的外周且保持间距,该间距处形成所述的透光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透光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灯壳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灯壳为透光材质一体式构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其包括:基座;发光体,其安装在所述的基座上;以及驱动电源,其安装在所述的基座上并与发光体连接;所述灯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的灯体结构,所述基座配置在灯壳的腔体内并与灯壳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体为LED灯带,其以绕设的形式安装在所述的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通过设置第二透光区域,使其使用时可照亮其安装的部分,如天花板或墙面等,使得照明效果更好;3、通过设置不透光板,使得第一透光区域分隔为多个独立的透光区域,进一步提高照明效果,而且仅需一组发光体即可实现,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多组发光体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成本更低,更加节能,组装更加方便,维修也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的灯体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中,将延伸轴的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以延伸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延伸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称为“周向”。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以附图中的相对概念或是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灯体结构,其包括:灯壳1、壁部2、不透光板3、透光板4。
本实施例中的灯壳1,其配置为具有腔体11,腔体11处的空间用于配置灯的,腔体11可以为封闭的,也可以为不封闭的。灯壳1上定义一延伸轴X,灯壳1在延伸轴X上的一侧设置第一透光区域12,光线可从第一透光区域12处射出。
本实施例中的壁部2,其罩设于灯壳1的径向的外周并形成灯壳1的灯罩,壁部2如果为不透光材质,则壁部2可用于限定第一透光区域的径向外侧的边界,如果为透光材质,则光线可从壁部2射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壁部为不透光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冬梅,未经王冬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4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弹针导电且转动卡接的轨道灯
- 下一篇:多功能庭院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