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器件的绝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3595.3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6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兼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野村精机(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件 绝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通信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器件的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光器件的绝缘结构是使用两金属件隔离的设计来达成绝缘效果,因此可能会有金属毛刺的隐患,造成绝缘效果下降的风险,而两金属件中间的隔离件又降低了料将总长度缩短的可能,增加光器件微小化的限制性,三件金属件的成品,也降低了组装生产效果,搭配的是一般陶管,因此在可靠度与光通效率的稳定性也会相对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使光器件可靠度强,光通效率高,稳定性好的绝缘结构。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器件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光纤陶瓷插芯、塑胶环和陶管,所述塑胶环套设于第一金属件的下端,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内部均设有容纳腔,所述光纤陶瓷插芯插接于所述第一金属件的容纳腔内,并且下端套接陶管,所述陶管下端延伸至第二金属件的容纳腔内,所述陶管的中心线与两个容纳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金属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金属件的顶部压合连接。上述方案主要是由两个金属件结合,总成度缩短,使得光模块器件内部空间增加。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塑胶环通过塑胶射出成型在所述第一金属件的下端,因为是射出成型方式,因此产品的一致性与尺寸的精密度较高,且塑胶绝缘比现有技术方案的金属件隔离更好,可以有效的避免金属件毛刺造成的绝缘效果不佳。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陶管为T形陶管,其上部陶管直径略大于下部陶管直径,取代了现有技术的一般竖直陶管在光学可靠度测试效果佳,光收发效率高。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陶管为京瓷陶管,稳定性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因金属毛刺造成绝缘不良的问题,且让整体光纤通信效率更高,可靠度更强,更稳定,并增加了光模块内部的空间,可容纳更多的设计,组装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案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塑胶环 2、陶管3、第一金属件
4、光纤陶瓷插芯 5、第二金属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光器件的绝缘结构,包括第一金属件3、第二金属件5、光纤陶瓷插芯4、塑胶环1和陶管2,塑胶环1套设于第一金属件3的下端,第一金属件3和第二金属件5内部均设有容纳腔,光纤陶瓷插芯4插接于第一金属件1的容纳腔内,并且下端套接陶管2,陶管2下端延伸至第二金属件5的容纳腔内,陶管2的中心线与两个容纳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金属件1的底部与第二金属件2的顶部压合连接,塑胶环1通过塑胶射出成型在第一金属件3的下端,陶管2为T形陶管,陶管2为京瓷陶管。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原理:塑胶环是通过塑胶射出成型在第一金属件上,使塑胶环和第一金属件更好的连接为一体,因此尺寸紧密度高,并且能有效的解决因两件金属件为绝缘隔离欲可能有金属毛刺的隐患,造成绝缘不良的风险,而塑胶环已经在第一金属件上了,因此光纤陶瓷插芯可以直接插入第一金属件内,不需要压合两次金属件,并搭配套入特殊设计的T形京瓷陶管,最后第一金属件与第二金属件压合成成品,当另一端光纤连接线插入京瓷陶瓷的内孔,形成完整的光通路时,因为T形陶管的特殊设计,可以让光通效率更好,更稳定。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野村精机(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野村精机(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3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旋混匀器
- 下一篇:一种通气调温型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