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水分入渗观测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33575.6 | 申请日: | 2017-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6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增慧;高红贝;张卫华;雷娜;张瑞庆;董起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王孝明 |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市兴泰七街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水分 入渗 观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土壤水分入渗,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水分入渗观测槽。
背景技术
土壤水是影响水文和气候变化的基本参数,研究土壤水对气候变化、水资源分布、农作物估产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其中,土壤入渗是土壤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地表径流,土壤水分再分布,降雨补给以及溶质迁移等诸多方面。加之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其中海绵型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6大核心功能中,“渗”是排在首位。土壤入渗性能严重影响地表径流和对土壤水分的补给,是评价土壤水分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在使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入渗特性时,在其后的分析中往往只考虑土壤的物理性质,而不考虑或极少考虑其他因素在入渗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判定是否达到稳渗时刻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者的主观思维,使得出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可操作性。而采用双环法测定土壤入渗特性时,该方法在初始入渗率较大时测量误差较大,且供水水面控制比较困难,测试精度和自动化水平较低,对地表破坏严重。另外,一些专业的入渗仪往往仅能描述土壤入渗达到稳渗时的水分运动状态,而不能反映整个初渗到稳渗的水文运动过程的动态变化,这就使得要正确获得并描述土壤入渗特性的真实过程成为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水分入渗观测槽,克服现有土壤水分入渗观测槽的供水水面控制困难,测试精度和自动化水平较低,不能同时测定入渗水量、土壤水分含量及初渗到稳渗的水文运动过程动态变化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土壤水分入渗观测槽,包括顶部开放的槽体,所述的槽体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的槽体的前壁可拆卸,前壁为透明的;
所述的前壁上加工有网格线;
所述的槽体的一对侧壁上部对称设置有一对进水头,进水头下方的侧壁上加工有多组等距离分布的探针孔;
所述的槽体的底面加工有多个阵列式分布的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槽体的底部放置在支架上,支架的高度可调节。
所述的侧壁的厚度大于前壁的厚度。
所述的前壁通过自攻螺钉实现可拆卸密封连接。
所述的槽体的前壁和后壁上设置有多个肋板。
所述的槽体的内腔的长宽比为6:1。
所述的相邻两组探针孔之间的间距为10cm。
所述的探针孔距离槽体底面的最小距离为7cm。
所述的探针孔距离槽体上的进水头的最小距离为7.6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壤水分入渗观测槽,保持两个进水头同时供水,保证了供水水面的平稳,同时达到了恒定的入渗水深。槽体的侧壁上的网格线,能够精确观测到土壤入渗达到稳渗时的水分运动状态,以及整个水文运动过程的动态变化。侧壁上竖直等间距分布的探针,可以精确测定不同深度的土壤的含水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壤水分入渗观测槽,与马氏瓶、水分测定仪三部分协同工作,能够同时测定入渗水量、土壤水分含量及初渗到稳渗的水文运动过程的动态变化,测试精度和自动化较高,可以获得并精确描述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真实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槽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槽体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槽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土壤水分入渗测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马氏瓶,2-水分测定仪,3-槽体,4-支架,5-肋板,6-土壤;
(1-1)-出水口,(1-2)-进水管;(1-3)-止水夹,(1-4)-密封盖,(1-5)-活塞,(1-6)-通孔,(1-7)-通气管;
(2-1)-探针;
(3-1)-前壁,(3-2)-侧壁,(3-3)-底面,(3-4)-后壁,(3-1-1)-网格线,(3-1-2)-自攻螺钉,(3-2-1)-进水头,(3-2-2)-探针孔,(3-3-1)-排气孔。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3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灯
- 下一篇:LED照明灯(蝙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