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3556.3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光;陈晖;王永刚;施跃文;廖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28 | 分类号: | B29C70/28;B29C70/54;B29C31/00;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35001 | 代理人: | 罗立君 |
地址: | 350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生产线 | ||
1.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转运装置(1)以及设置在自动转运装置(1)侧边的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碳纤维成型装置(2)、冷却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冷却装置(4)、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进行切边的切边装置(5)和清除碳纤维复合材料上杂物的清洗装置(6);自动转运装置(1)在碳纤维成型装置(2)、翻转工作台(3)、冷却装置(4)、切边装置(5)和清洗装置(6)之间转运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其包括水平移动轨道(11)、设置在水平移动轨道(11)上可水平移动的行走底座(12)和固定在行走底座(12)上的机器人(13),机器人(13)的机械臂上连接有吸盘支架(135),吸盘支架(135)安装有真空吸盘(136),机器人(13)带动吸盘支架(135)上下翻转和竖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运装置(1)的侧边靠近冷却装置(4)设置有翻转工作台(3),翻转工作台(3)的形状与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相贴合,翻转工作台(3)面对机器人(13)的侧面上设置有供吸盘支架(135)上下运动的通道(31),通道(31)的宽度大于真空吸盘(136)的宽度且通道(31)的深度大于真空吸盘(136)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成型装置(2)包括薄壁表面构件成型装置(21)和支撑构件成型装置(22);薄壁表面构件成型装置(21)用于成型薄壁表面构件,薄壁表面构件中的碳纤维平行于表面分布,支撑构件成型装置(22)用于成型支撑构件,支撑构件中的增强纤维呈随机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装置(5)包括切边铣刀(51)、定位装置(52)和负压吸气式除尘装置(53),切边铣刀(51)设置在机器人(13)的侧边且由机器人(13)带动水平移动,定位装置(52)固定被切边零件的位置,定位装置(52)与机器人(13)之间设置有感应相互位置的传感器,负压吸气式除尘装置(53)利用负压去除切边装置(5)产生的含碳纤维的粉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13)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转盘(131)、第一机械臂(132)、第二机械臂(133)和旋转关节(134),转盘(131)设置于行走底座(12)上,第一机械臂(132)下端与转盘(131)转动副连接,第一机械臂(132)下端与行走底座(12)转动副连接,第一机械臂(132)上端与第二机械臂(133)一端转动副连接,第二机械臂(133)另一端与旋转关节(134)固定连接,旋转关节(134)的转动部固定,旋转关节(134)的转动部与吸盘支架(13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底座(12)包括驱动机构以及检测实时位置的传感器,驱动机构驱动行走底座(12)在水平移动轨道(11)上行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伺服电机,传感器是一种与伺服电机相连接的编码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轨道(11)设置有编码器的校正装置,校正装置是为作为编码器的零位的机械挡块(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35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标陶瓷插芯压制装置
- 下一篇: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