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2879.0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7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善清;章文扬;李洋;孙欣;朱志豪;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智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孙昱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出 温度 固体 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储能技术目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电力储能技术按照储存介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机械类储能、电气类储能、电化学类储能、化学类储能以及热储能。其中热储能技术是最具经济性、大面积推广性的电力储能技术之一。
目前,工业上使用热风的很多,大部分需求都在80到250℃。白天峰电价格昂贵,工业生产成本高。利用储能装置,能够把价格低廉的谷电储存为热能,当白天生产时,通过热风形式将储存的热能带出,满足工业需求。但是市面上的产品普遍存在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通过控制百叶窗的开口大小实现热风温度的准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包括带有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的储热腔,储热腔内设置有蓄热体,蓄热体上设置有电加热元件,储热腔下方设置有风道,风道出口流出的气流与储热腔气体出口流出的气流相汇集混合后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储热腔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储热腔的气体入口和风道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风道的入口或风道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可调开口大小的百叶窗挡风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风道的入口和风道的出口位置均设置有可调开口大小的百叶窗挡风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风道出口流出的气流与储热腔气体出口流出的气流相汇集混合的区域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百叶窗挡风板开口大小通过PLC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通过将夜间谷电以热能形式储存在蓄热体中,可以在白天的时候将热能放出加以利用。本发明利用储热腔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进行气流的输入与输出,气流输出后经蓄热体加热成为高温气体,而从风道出口出来的气体并未通过蓄热体加热,因此,当以上两股气体汇集混合后可以调节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通过在两股气流汇集混合区域设置温度传感器来监控混合气体的温度,并通过从储热腔气体出口发出的气流与风道出口发出的气流的流速来调节最终混合气体的温度,进而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利用百叶窗挡风板调节最终气体温度的方式,在风道入口、风道出口或者两者的位置处同时设置有可调开口大小的百叶窗挡风板,通过PLC控制开口大小,从而实现了自动调节排出混合气体温度的目的,且能够更加稳定的控制排出的混合气体温度,更好地满足了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示意图;
以上图1-图3中,1为储热腔,2为蓄热体,3为电加热元件,4为风道,5为保温层,61为储热腔气体入口风机,62为风道入口风机,7为百叶窗挡风板,8为PLC,9为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出风温度的固体蓄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带有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的储热腔1,储热腔1内设置有蓄热体2,蓄热体2上设置有电加热元件3,储热腔1下方设置有风道4,风道4出口流出的气流与储热腔1气体出口流出的气流相汇集混合后排出。储热腔1外部设置有保温层5。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利用夜间谷电通过加热元件3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蓄热体2中,在白天使用时,通过气体入口鼓入气流,利用蓄热体2将气流加热并从气体出口放出,同时利用风道出口发出的气流与气体出口的气流汇集后调节最终放出的混合气体的温度来满足使用需求。鼓风方式可以在气体入口与风道入口处设置风机进行鼓风。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智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智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2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层地热间接供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蓄热式电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联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