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炭棒滤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2423.4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丁正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5 | 分类号: | B01D29/15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炭棒滤芯 组件 | ||
1.炭棒滤芯组件,包括滤芯筒体(1)以及设置在滤芯筒体(1)内的滤芯组件(2),其特征在于:滤芯组件(2)与滤芯筒体(1)之间留有过水间隙,滤芯组件(2)包括炭棒滤芯(21)以及分别设置在炭棒滤芯(21)两端的上滤芯端盖(201)和下滤芯端盖(202),炭棒滤芯(21)通过热熔胶粘合固定在上滤芯端盖(201)和下滤芯端盖(20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棒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滤芯端盖(201)中部设有过水孔(204),上滤芯端盖(201)上的过水孔(204)处向上滤芯端盖(201)内延伸有上翻边套管(205),下滤芯端盖(202)上向下滤芯端盖(202)内延伸有下翻边套管(206),炭棒滤芯(21)中部设有轴向设置的中心管(207),上翻边套管(205)自中心管(207)的上端口插入中心管(207)内,下翻边套管(206)自中心管(207)的下端插入中心管(207)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棒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滤芯筒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端盖(3)和下端盖(4),上滤芯端盖(201)与上端盖(3)连接,下滤芯端盖(202)与下端盖(4)连接,上端盖(3)和下端盖(4)上均设有进出水孔(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炭棒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滤芯端盖(201)上的过水孔(204)处向上滤芯端盖(201)外延伸有上连接管头(208),下滤芯端盖(202)上向下滤芯端盖(202)外延伸有下连接管头(209),上端盖(3)的下部设有套设在上连接管头(208)上的上连接管套(102),上连接管套(102)上套有实现上连接管头(208)与上连接管套(102)之间密封的O形密封圈(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炭棒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下端盖(4)与下滤芯端盖(202)之间设有上部套设在下连接管头(209)上的支撑套(104),支撑套(104)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连通孔(10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炭棒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端盖(3)和下端盖(4)均包括位于连接段(106)和密封段(107),连接段(106)的直径大于密封段(107)的直径,使连接段(106)与密封段(107)连接处形成止口平台(108);滤芯筒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翻边凸缘(109),位于滤芯筒体(1)上端的翻边凸缘(109)抵靠在上端盖(3)的止口平台(108)处,位于滤芯筒体(1)下端的翻边凸缘(109)抵靠在下端盖(4)的止口平台(108)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炭棒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端盖(3)与滤芯筒体(1)的上端以及下端盖(4)与滤芯筒体(1)的下端均通过一抱箍(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芯组件(2),其特征在于:抱箍(5)包括一环形带状的抱箍本体(51)以及设置在抱箍本体(51)内壁上的截面呈U形的环状加强筋(52),连接段(106)外壁上设有环形卡槽(115),环状加强筋(52)的一侧壁卡入环形卡槽(115)内,另一侧固定翻边凸缘(10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炭棒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段(107)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密封槽(110),环形密封槽(110)内设有环形密封圈(11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炭棒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端盖(3)和下端盖(4)的侧壁上均设有内凹的螺丝刀翘口(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24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拿取的污水处理过滤筒
- 下一篇:自清式河水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