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爬行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2129.3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峰;李霞;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彦峰;李霞;彭洋 |
主分类号: | A63B26/00 | 分类号: | A63B26/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爬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爬行架。
背景技术
爬行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目前大众健身中最常采用的两种爬行方式,一种是在地面爬行,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比如对于有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25%)来说就不适合头处于过低的位置。另一种是使用目前全民健身器材中的爬行架进行爬行,但这种爬行架大多是垂直位的,锻炼者使用该器材无法达到爬行的目的,且因没有保护,增加运动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爬行架,避免了人们在地上爬行头处于过低位可能带来的风险,在架子下面和周围设有安全保护网,也使安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爬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呈前高后低的斜坡状,支撑架的内部设有梯子,支撑架和梯子表面均设有规律分布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梯子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分散布置的手印和足印,支撑架的两侧和顶部边缘均设有安全栏杆,支撑架的下方设有安全网。
所述的支撑架由两根短杆、两根长杆和一个口型框架组成,支撑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
所述的安全网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5cm至10cm。
所述的梯子由纵横交错的杆子组成。
所述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采用绘制的方式,或者是采用不干胶贴粘贴的方式,设置在支撑架或梯子的相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呈前高后低的斜坡状,避免了人们在地上爬行头处于过低位可能带来的风险,在支撑架下面和周围设有安全保护装置,使安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适合在公共锻炼场所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1,梯子2,前进方向箭头标识3,手印4,足印5,安全栏杆6,安全网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呈前高后低的斜坡状,支撑架1的内部设有梯子2,支撑架1和梯子2表面均设有规律分布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3;梯子2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分散布置的手印4和足印5,支撑架1的两侧和顶部边缘均设有安全栏杆6,支撑架1的下方设有安全网7。
所述的支撑架1由两根短杆、两根长杆和一个口型框架组成,支撑架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
所述的安全网7与支撑架1之间的距离为5cm至10cm。
所述的前进方向箭头标识3采用绘制的方式,或者是采用不干胶贴粘贴的方式,设置在支撑架1或梯子2的相应位置。
使用方法:平时训练时可随意在该爬行架上爬行,若想比赛或挑战自己,则可以按前进方向箭头标识3指示的方向,按照手印4、足印5去爬,并计时。由于手印4和足印5按一定规律排列,因此增加了爬行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彦峰;李霞;彭洋,未经张彦峰;李霞;彭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2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