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萃取槽混合室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1532.4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0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吴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1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轴 混合室 萃取槽 槽体 本实用新型 环形缓冲板 水相进料 体内 搅拌桨 进料管 刮板 搅拌桨位置 槽体底面 底部位置 底部中心 上端内壁 湿法冶金 实用效果 液体漩涡 连接槽 外电机 最底端 沉积 从槽 钙渣 清槽 软质 阻流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冶金萃取槽设备,提供一种新型萃取槽混合室,包括槽体,槽体内设有搅拌轴、搅拌桨,搅拌轴连接槽体顶部外电机,所述水相进料管、油相进料管分别从槽体外侧下部平直通入槽体内,所述水相进料管与油相进料管的出口在槽体内从相对的方向伸至槽体底部中心搅拌桨位置两侧,所述搅拌桨设在搅拌轴靠底部位置,所述搅拌轴最底端、贴近槽体底面位置一侧设有一刮板,所述槽体靠上端内壁设有环形缓冲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板在反应的同时清理混合室中待沉积的钙渣,减少了大量的清槽工作,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此外,通过软质环形缓冲板的设计,解决反应过程中液体漩涡的产生,起到阻流的效果,实用效果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湿法冶金萃取槽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萃取槽混合室。
背景技术
萃取工段中的主体设备是萃取槽,萃取槽分澄清室和混合室。澄清室主要起油水分离作用;混合室起油水混合,同时加速萃取反应速度的作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混合室下面的假底室因为存在死角而无法进行清理工作,导致生产中产生的硫酸钙无限沉积,导致流量减少,管道堵塞等种种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要停产,破坏性打开假底进行清理工作。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加重了员工的工作负荷。
申请人之前所发明的公开号CN 203678300 U的同一专利名称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技术问题,但还不尽如意,工作时间一长,还是会引起部分硫酸钙沉积的问题。因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了改进,以解决该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萃取槽混合室,防止槽体底部钙渣沉积,提升萃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新型萃取槽混合室,包括槽体,槽体内设有搅拌轴、搅拌桨,搅拌轴连接槽体顶部外电机,槽体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水相进料管和油相进料管,所述水相进料管、油相进料管分别从槽体外侧下部平直通入槽体内,所述水相进料管与油相进料管的出口在槽体内从相对的方向伸至槽体底部中心搅拌桨位置两侧,所述搅拌桨设在搅拌轴靠底部位置,所述搅拌桨叶片朝底部一面设有内凹结构,所述水相进料管及油相进料管的出口对准前述内凹结构,所述搅拌轴最底端、贴近槽体底面位置一侧设有一刮板,该刮板结构呈“L”镜像状,所述槽体靠上端内壁设有环形缓冲板,该环形缓冲板往中心倾斜设置呈一漏斗状。
具体的,所述环形缓冲板为软质材质,起到防止搅拌漩涡产生。
具体的,所述刮板最外侧贴近槽体内壁最底端。几乎把槽体底面以及槽体内壁下侧全部待沉积钙渣刮起反应。
具体的,所述刮板与搅拌桨为可拆卸固定,便于在磨损后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传统混合室下面的假底,利用管道替代假底室,使混合室不存在死角,通过刮板在反应的同时清理混合室中待沉积的钙渣,减少了大量的清槽工作,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此外,通过软质环形缓冲板的设计,解决反应过程中液体漩涡的产生,起到阻流的效果,实用效果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2.电机;3.搅拌轴;4.搅拌桨;5.水相进料管;6.油相进料管;7.刮板; 8.环形缓冲板;401.内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1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墨生产的搅拌缸
- 下一篇:一种非固定搅拌器高效储浆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