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618.5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1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慧佳;王丹;刘宗辉;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周正辉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制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内的空气质量逐渐降低,为了能够缓解这种情况,在城市相对车辆较少通过的地带,政府开始出资建造一些中小型的街边公园,这类街边公园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形象,也能够提高空气的质量。
这类街边公园一般只有一到两个清洁工,而清洁工相对工作量很多,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如果长时间进行大量的清扫工作,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很多街边公园开设有空调屋给清洁工进行降温,但是空调屋相对温度较低,很容导致清洁工出现关节病和感冒的情况发生,同时耗电耗能大,不具有环保节能的效果,反而也增大了资源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制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制冷装置,包括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正面通过门铰链铰接有箱门,所述制冷箱的的正面下端固定连接有台阶,所述制冷箱的内部从内到外依次设有保温层、隔热层和防护层,所述制冷箱的下端两侧内部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一侧连通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的内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端口位置轴连接有叶片,所述电机槽的内侧下端嵌入有溢水管道,所述通风腔的内侧下端嵌入有排水管道,所述通风腔的内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制冷箱的下端内部嵌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内部固定嵌入有水泵,所述进水管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口,所述三通接口的两端均嵌入连接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风腔,所述制冷箱的内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钢丝筛网,所述钢丝筛网的下表面紧贴制冷箱的内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由亚克力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由泡沫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与外部地下水管道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与溢水管道均与地下水会回收管道通过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冷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水泵开关和电机开关,水泵开关与水泵通过电路串联连接,电机开关与电机通过电路串联连接,水泵开关和电机开关均与市政供电电路通过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冷箱的两侧内部均设有换气口。
优选的,所述制冷箱的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宽度为制冷箱的内侧宽度的三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节能环保制冷装置,能够为夏天在公园工作的清洁工进行有效的降温,使得清洁工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出现中暑的情况,同时通过水冷制冷的效果,能够起到环保节能以及地下水再回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箱内部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制冷箱、11箱门、12台阶、13隔热层、14保温层、15防护层、16换气口、17支撑板、2排水管道、21进水管道、22水泵、23三通接口、24分流管道、25通风腔、26过滤网、27电机、28叶片、29电机槽、210钢丝筛网、211滑槽、212溢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未经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