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转式永磁电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253.6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4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享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享渊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 永磁 电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电机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外转式永磁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永磁电机结构,其包含一定子以及一转子,该定子包含有一心轴及一电磁铁部,该电磁铁部环设于心轴上并绕设有线圈,该转子设置于定子的外周围,该转子包含有一上盖、多个永久磁铁及一下盖,该上盖与该下盖对合,该上盖环设有一周壁,且该周壁内侧固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永久磁铁,由此,该转子通过该等相邻的永久磁铁间不同的磁极,因而与该定子的电磁铁部产生相吸或相斥的作用,而使转子持续运作转动。
然而,常见永磁电机结构运转时,该周壁会导磁,让磁能顺利通过,若是上盖周壁的厚度较薄,则容易造成磁饱和现象,使得马达的输出力量较小,若是上盖周壁的厚度较厚,虽可使马达的输出力量加强,但是相对成本也较高,是以,本案发明人于观察到上述缺点后,认为现有的永磁电机结构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而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转式永磁电机结构,其可增加导磁面积,进而提升马达整体的效能与输出功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转式永磁电机结构,其包含有一第一壳体,其设于一定子外周围,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基板,该基板的环周一体设有一周壁并于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一壳体分别设有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一轴孔与一开口,该轴孔穿设于该基板上;以及多个永久磁铁,其等距环设于该第一壳体的周壁内;以及一第二壳体,其设有一盖板盖合于该第一壳体的开口,且该盖板的环周一体设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朝该第一壳体的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延伸部延伸至该等永久磁铁的中间位置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周壁以及该延伸部的高度略为相同,使该延伸部可延伸至该基板的相对位置处。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由导磁材料所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延伸部的内径大于该周壁的外径,该延伸部环设于该第一壳体的周壁外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转式永磁电机结构,其透过该周壁以及该延伸部可增加一倍的导磁面积,使导磁顺畅,加大该外转式永磁电机结构的输出力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外转式永磁电机结构
10 第一壳体
11 基板
12 周壁
13 容置空间
14 轴孔
15 开口
20 永久磁铁
30 定子
31 心轴
32 电磁铁部
33 线圈
40 第二壳体
41 盖板
42 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及剖视图,其揭露有一种外转式永磁电机结构100,其包含有:
一第一壳体10,其由导磁材料所组成,于本实施例中,该导磁材料为铁,该第一壳体10具有一基板11,该基板11的环周一体设有一周壁12并于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13,且该第一壳体10分别设有与该容置空间13相通的一轴孔14与一开口15,该轴孔14穿设于该基板11,其中,该第一壳体10一体成型设有该基板11以及该周壁12。
多个永久磁铁20,其等距环设于该第一壳体10的周壁12内,该等永久磁铁20的二端分别设有相反的磁极。
一定子30,其设于该容置空间13内,该定子30具有一心轴31以及一电磁铁部32,该心轴31穿设于该轴孔14,而该电磁铁部32环设于该心轴31上并绕设有线圈33。
一第二壳体40,其由导磁材料所组成,其设有一盖板41盖合于该第一壳体10的开口15,且该盖板41的环周一体设有一延伸部42,该延伸部42朝该第一壳体10的方向延伸,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10设于该第二壳体40的上方,而该延伸部42为环壁,且该延伸部42的内径大于该周壁12的外径,使该延伸部42环设于该第一壳体10的周壁12内侧,其中,该第二壳体40一体成型设有该盖板41以及该延伸部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享渊,未经徐享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旋转穿孔曝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