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电机组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098.8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其志;韩占松;孙春燕;武流;韩玲;黄梦元;黄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曹征贵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 机组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核电机组消音器。
背景技术
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电伴随着我们的生活,降低了人类对煤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在核电运用过程中,由于其系统复杂,且防护等级以及执行标准高于一般标准,而核电运行过程中由于载荷大,排汽噪声远高于常规设备。因此,常用的消音器根本不能满足核电系统的消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设备运行噪音,适用于核电机组的核电机组消音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核电机组消音器,包括消声筒体、连接管、排气口以及设置于所述消声筒体内的多级消声体和吸声体,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消声筒体的内部并伸出消声筒体的底部,所述多级消声体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周围,且所述多级消声体包括并排设置的多块消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消声板顶部和底部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消声筒体顶部的侧方,所述吸声体设置于所述排气口内;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封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消声筒体、连接管、排气口以及多级消声体和吸声体的设置,工作时,核电系统的排气管和消音器的连接管相连,气流从连接管中进入消音器,由于连接管的顶部设置有封头,因此气流只能从侧方的多块消声板中依次穿过,逐级降噪,进入消声筒体内部缓冲,之后进入吸声体中再次吸声,最终从排气口排出,大大降低了排气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降噪效果好,能够满足核电系统的降噪标准,减少噪音污染;另外,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的设置,能够确保多块消声板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受压能力和工作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多级消声体为五级消声体,依次包括第一消声板、第二消声板、第三消声板、第四消声板以及第五消声板,所述第五消声板连通所述连接管。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气流向四周流动,依次流经第五消声板、第四消声板、第三消声板、第二消声板以及第一消声板,逐级进行降噪处理,降噪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的方案,每两块消声板之间的间距为45-55mm。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保证气流流动畅通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降噪效果。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消声板、第二消声板、第三消声板、第四消声板以及第五消声板的消声孔的孔径依次增大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气流从连接管中进入各消声板,由于距离连接管最近的消音板孔径最大,由内向外依次递减,使得气流速度不会因为骤减而影响正常流动,同时对噪音进行逐级削弱处理,整个降噪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核电机组消音器还包括气体缓冲室,所述气体缓冲室位于所述消声筒体顶部,且所述气体缓冲室的外壳呈弧形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弧形的气体缓冲室的设置,使得气流能够在其内部进行缓冲处理,吸声体能够充分接触气流,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核电机组消音器还包括伸缩补偿管。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由于高温作用时,连接管的长度容易产生伸缩位移现象,伸缩补偿管的设置,能够对其长度进行伸缩补偿,不会造成连接管的损坏。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吸声体通过支撑环连接所述消声筒体和所述气体缓冲室。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支撑环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支撑消声体,提高消声体的受压性能,延长消音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消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下部封头,且所述下部封头的截面呈半椭圆形。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下部封头的半椭圆型设置,使得气流能够在消声筒体内做进一步缓冲,提高降噪效果。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管通过固定体连接所述支撑环。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确保连接管的连接强度,不会因气流的流动而发生位移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久盛电力辅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