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红外测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047.5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宏伟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红外 测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外测温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红外测温仪。
背景技术
红外测温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和安全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着重要作用。近20年来,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仪在技术上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品种不断增多,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比起接触式测温方法,红外测温有着响应时间快、非接触、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不同规格的各种型号测温仪中,正确选择红外测温仪型号对使用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现有的红外测温仪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红外测温仪在蒸汽、尘土、烟雾等环境中因空气质量问题而阻挡了仪器的光学系统,影响精确测温,会导致测温不准确,偏差大,并且当测温仪突然暴露在环境温差为20℃或更高的情况下,需要让仪器在20分钟内调节到新的环境温度,但工作人员可能会遗忘调节校准,导致测温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红外测温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红外测温仪在蒸汽、尘土、烟雾等环境中因空气质量问题而阻挡了仪器的光学系统,影响精确测温,会导致测温不准确,偏差大,并且当测温仪突然暴露在环境温差为20℃或更高的情况下,需要让仪器在20分钟内调节到新的环境温度,但工作人员可能会遗忘调节校准,导致测温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红外测温仪,包括测量扳机、红外测温仪外壳体、红外线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红外测温仪外壳体的左端设置有测温仪前座,所述测温仪前座内设置有空气质量检测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的右侧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的上方设置有警报器,且温度感应器的下方设置有电池盖板按钮,所述温度感应器的右侧设置有液晶显示器,所述测量扳机安装在红外测温仪外壳体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红外测温仪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手柄后座,所述手柄后座的左侧设置有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测温仪前座的中间位置处,且红外线传感器的上方设置有激光瞄准器,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液晶显示器上,且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激光背光控制键,所述激光背光控制键的右侧设置有下调节键,且激光背光控制键的左侧设置有上调节键,所述激光背光控制键的下方设置有功能选择键,所述液晶显示器和警报器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警报器与红外测温仪外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温仪前座与红外测温仪外壳体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手柄后座之间通过电池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为长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现有的红外测温仪上设置有空气质量检测器和警报器,当红外测温仪所处环境空气质量不适合测温,可能导致测温结果偏差较大时,警报器会自动预警,发出蜂鸣,提醒测量人员注意,并且利用温度感应器对温差进行监控,当测温仪突然暴露在环境温差为20℃或更高的情况下时,警报器会闪烁,提醒测量人员将其调节到新的环境温度,防止遗忘,从而达到使用方便,测量精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温仪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度感应器、2-警报器、3-液晶显示器、4-测量扳机、5-红外测温仪外壳体、6-手柄后座、7-电池盖板、8-电池盖板按钮、9-空气质量检测器、10-测温仪前座、11-激光瞄准器、12-红外线传感器、13-蓄电池、14-显示屏、15-下调节键、16-功能选择键、17-激光背光控制键、18-上调节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宏伟,未经段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