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端面磨床进退料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040.3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2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容天乐东方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41/06;B24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面 磨床 进退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端面磨床进退料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双端面磨床进退料机构几乎全部采用气管送料的方法,其主要缺点为:①只能针对实心的销轴进行送料,相对于外圈类无法进行操作。②传统式方法成本高、耗时长、效率慢、质量不稳定。③由于劳动强度大,质量不是最好,影响轴承生产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式双端面磨床进退料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易操作的轴承双端面磨床进退料过程、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产品质量的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端面磨床进退料工装,包括圆盘形的料盘以及与料盘平行设置的进退料机构;所述料盘外沿上设有同心设置的若干个送料孔;所述进退料机构包括固定底座、连接在固定底座上的弹簧板以及设置在弹簧板靠料盘一侧上的进料块和退料块;所述进料块和退料块的位置与料盘上的送料孔位置相对应,进料块和退料块均为圆柱形结构,进料块和退料块的柱体直径小于料盘上的送料孔孔径,进料块的长度小于退料块的长度。
所述进料孔的外端面为平面结构;所述退料块的外端面为圆滑曲面结构。
所述弹簧板为三段式弯折板,包括固定在固定底座上的固定板、连接在固定板上端的连接板以及连接在连接板上端的配合板,连接板朝料盘外侧弯折。
所述配合板为圆弧形板,配合板的圆弧线与料盘的圆心同心设置。
所述固定底座为L形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产品送料、退料的成本,提高效率,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双端面进退料过程中气管送料气压不稳定带来的不利因素,提升了产品质量,从而达到高效能的目的;同时通过料盘上送料孔大小的调整可以针对外圈或芯轴都可以使用,通用性好,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端面磨床进退料工装,包括圆盘形的料盘1以及与料盘1平行设置的进退料机构2。
料盘1外沿上设有同心设置的若干个送料孔1-1。进退料机构2包括固定底座2-1、连接在固定底座2-1上的弹簧板2-2以及设置在弹簧板2-2靠料盘1一侧上的进料块2-3和退料块2-4。固定底座2-1为L形板。进料块2-3和退料块2-4的位置与料盘1上的送料孔1-1位置相对应,进料块2-3和退料块2-4均为圆柱形结构,进料块2-3和退料块2-4的柱体直径小于料盘1上的送料孔1-1孔径,进料块2-3的长度小于退料块2-4的长度。进料孔1-1的外端面为平面结构。退料块2-4的外端面为圆滑曲面结构。弹簧板2-2为三段式弯折板,包括固定在固定底座2-1上的固定板2-2-1、连接在固定板2-2-1上端的连接板2-2-2以及连接在连接板2-2-2上端的配合板2-2-3,连接板2-2-2朝料盘1外侧弯折。配合板2-2-3为圆弧形板,配合板2-2-3的圆弧线与料盘1的圆心同心设置。
使用时,料盘1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转动,送料机构将待加工产品送进料盘1的送料孔1-1内,进料块2-3抵住待加工产品使得待加工产品平行安装在送料孔1-1内,料盘1转动的同时磨床进行工作,退料块2-4同时将磨好的产品从料盘孔1-1内推出,工作完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容天乐东方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容天乐东方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