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厂抽真空系统的冷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30037.1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1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胡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厂 真空 系统 冷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冻系统,特别是一种应用抽真空系统的工作液冷冻系统。
背景技术
水环式真空泵是火电厂汽轮机组普遍采用的抽气设备,具有抽气量大、能量损耗小、汽水工质损失少等优点,因此大型火电厂普遍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水环式真空泵的工作液温度是影响水环式真空泵抽气能力的主要因素。
目前,电厂普遍采用换热器对工作液进行冷却,工作液温度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很难达到设计值,尤其在夏季采用换热器给工作液进行冷却作业时,因冷却介质受气温的影响,导致冷却介质本身的温度也很高,工作液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由此大幅降低了真空泵的抽气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厂抽真空系统的冷冻系统,该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环式真空泵因工作液温度升高而影响真空泵抽气能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电厂抽真空系统的冷冻系统,包括真空泵、工作液管和第一冷却器,第一冷却器设置在工作液管上,工作液管与真空泵连通,工作液管上设置有第二冷却器,第二冷却器与冷冻水供水管连通,冷冻水供水管与暖通冷水机组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冷却器还与冷冻水回水管连接,冷冻水回水管与暖通冷水机组入水口连接。其中第一冷却器利用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对工作液进行冷却,第二冷却器利用暖通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对工作液进行冷却。通过利用暖通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不仅有效降低了工作液的温度,而且提高了暖通冷水机组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同时节省了投资。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抽真空系统的冷冻系统中,所述冷冻水供水管的出口端设置有出水阀门。出水阀门用以控制进入第二冷却器中冷冻水的通断及流量。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抽真空系统的冷冻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器与第二冷却器之间设置有测温装置,测温装置与出水阀门连接。测温装置用于检测经过第一冷却器降温的工作液,当工作液的温度未达到设计值时,测温装置可将开启阀门信号传输至出水阀门,出水阀门则开启,使冷冻水进入第二冷却器。该测温装置包括测温单元和控制器,测温单元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判断测温单元检测到的工作液温度是否满足设计值,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出水阀门的启闭。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抽真空系统的冷冻系统中,所述冷冻水回水管的入口端设置有回水阀门。回水阀门用以控制冷冻水回水管的通断。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抽真空系统的冷冻系统中,所述还包括循环水供水管和循环水排水管,第一冷却器与循环水供水管及循环水排水管连通,循环水供水管与循环水排水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该循环水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用以控制循环水的循环流动。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抽真空系统的冷冻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的启动时间相同或者不同。当通过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足以冷却工作液时,只需启动第一冷却器即可,但是在环境温度较高,如夏季,通过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不能够使工作液冷却到设计值时,为避免真空泵抽气能力的降低,则可启动第二冷却器,进而利用电厂内的暖通冷水机组排出的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来降低工作液的温度,保证真空泵的抽气能力。
前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厂抽真空系统的冷冻系统中,所述真空泵为水环式真空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加装一组冷冻机组,只需通过在工作液管上设置第二冷却器,并引入来自电厂内的暖通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可有效降低工作液管内工作液的温度,提高真空泵的抽气能力,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真空泵,2-工作液管,3-第一冷却器,4-第二冷却器,5-冷冻水供水管,6-暖通冷水机组,7-冷冻水回水管,8-回水阀门,9-循环水供水管,10-循环水排水管,11-控制阀门,12-出水阀门,13-测温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30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冷冻柜钣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