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热水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9930.2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路义萍;戴景禄;冯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43 | 分类号: | F24H1/43;F24H9/18;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热水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生物质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可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它不含硫磷,不腐蚀锅炉,燃烧时不产二氧化硫和五氧化磷等大气污染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它是我们创造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燃用生物质燃料的锅炉存在很多弊端:1.现有的填饲式给料方法使燃料在炉膛内堆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2.不能合理安排生物质锅炉各装置的位置,造成了占地面积大等原因;3.大量烟气未经充分利用排放到大气中,使得热效率低,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生物质锅炉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燃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生物质热水锅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
一种生物质热水锅炉,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上部的炉体,所述的炉体设有内部燃烧室和外部换热腔,所述的燃烧室由上锅筒,下集箱,膜式水冷壁,炉排构成,上部设有进料装置,所述的换热腔包括螺旋烟道和螺旋水管,换热腔下部分别设有与螺旋烟道连接的排烟口,与螺旋水管连接的进水口,所述的燃烧室和螺旋烟道通过一过烟道连接,所述的螺旋水管与下集箱通过下降管连接。
在上述的生物质热水锅炉中,所述的进料装置布置在炉体上部,包括设置在料斗内的搅动棒,同轴布置的尺寸不同的旋转叶片。
在上述的生物质热水锅炉中,所述的燃烧室顶部设有与螺旋烟道连接的的过烟道,所述的螺旋烟道布置在炉体外侧,构成封闭的锅炉外壳。
在上述的生物质热水锅炉中,所述的螺旋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炉体下部,螺旋水管布置在螺旋烟道内部,所述的螺旋水管出水口在炉体上部经下降管连接至下集箱,所述的下集箱经膜式水冷壁连接至上锅筒。
在上述的生物质热水锅炉中,所述的膜式水冷壁中设有扰流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生物质颗粒燃料进入炉膛方式,使得颗粒燃料可以均匀散落在炉膛内,避免了颗粒燃料在炉膛内的堆积;对于换热腔的设计,烟气在螺旋烟道自上而下排出,冷水在螺旋水管中逆流运动,两者进行了热量交换,提高了烟气的余热利用率;螺旋水管和螺旋烟道的布置,减小了锅炉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基座2.进水口3.螺旋水管4.螺旋烟道5.膜式水冷壁6.上锅筒7.出烟口8.过烟道9.进料装置10.料斗11.搅动棒12.排水口13.旋转叶片14.下降管15.出水口16.换热腔17.燃烧室18.炉体19.排烟口20.炉排21.下集箱22.排渣口23.观火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生物质热水锅炉,主要包括基座(1)和设于基座上部的炉体(18),炉体设有内部燃烧室(17)和外部换热腔(16),燃烧室(17)由上锅筒(6),下集箱(21),膜式水冷壁(5),炉排(20)构成,上部设有进料装置(9),换热腔(16)包括螺旋烟道(4)和螺旋水管(3),换热腔(16)下部分别设有与螺旋烟道(4)连接的排烟口(19),与螺旋水管(3)连接的进水口(2),燃烧室(17)和螺旋烟道(4)通过一过烟道(8)连接,螺旋水管(3)与下集箱(21)通过下降管连接。
进料装置的料斗(10)由耐热的材料制成,安装在炉体(18)上部,内部的搅动棒(11)起到搅拌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作用,防止颗粒燃料在料斗(10)出口堵塞,影响锅炉内持续性燃烧;在进料口端部设有尺寸不同的同轴旋转叶片(13),从料斗落下的颗粒燃料落在叶片上,由于叶片尺寸不同,使得颗粒燃料在不同径向位置均匀散落进入炉膛。
螺旋烟道(4)经一过烟道(8)与燃烧室(17)顶部连接,螺旋烟道(4)的倾斜角度设为20°,螺旋水管(3)布置在烟道内部,烟气由过烟道进入螺旋烟道(4),自上而下流动经排烟口(19)排出,冷水由进水口(2)流入螺旋水管(3),自下而上流动,两者发生了对流换热,其中螺旋布置方式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了烟气的余热利用率。
在螺旋水管(3)中经对流换热后的热水上升到炉体上部,再由下降管(14)流入下集箱(21)中,膜式水冷壁(5)连接下集箱(21)与上锅筒(6),水在膜式水冷壁(5)中受热进入上锅筒(6),最后由排水口(12)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9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