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9909.2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0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博;朱成宝;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蒙特蒂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汽车 排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
背景技术
汽车排气管是汽车上比较常见的部件,但是其使用寿命一种被汽车使用者所诟病,尾鼓部分容易损坏,而汽车排气管多为一个整体,所以更换起来费时费力。如果汽车排气管尾鼓部分发生腐蚀或者磕碰,则需要更换整条排气管,这就造成了维修成本高,资源浪费。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尾鼓不考虑制造难度,实用CAE技术根据流体换热规律,任意优化,可以实现全速段的平缓扭矩输出(特别是在低速段)。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汽车排气效果,增加汽车扭矩,节省能耗的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
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包括:3D金属打印而成的气鼓、连接管、尾喉;所述气鼓包括气鼓外壳、设置在所述气鼓外壳内的空气的导管,所述空气导管有多个连接片拼接而成;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吊耳;所述尾喉包括尾喉外壳套设在所述尾喉外壳内的风道,所述风道和所述外壳同轴设置,所述风道和风道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间隔排布隔板,所述风道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的气鼓、连接管、尾喉依次嵌套后用卡子掐紧。
进一步地,相邻两排布隔板的延伸相交形成的夹角为20°。
进一步地,所述尾喉的外壳上连接有直径小于所述外壳的连接筒结构,所述连接筒结构上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筒插设在连接管内。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3D打印汽车发动机排气尾鼓实用金属3D打印技术制作(SLM工艺),采用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制作,一体打印,无装配热阻。
3D打印汽车发动机排气尾鼓无需通过管、板焊接或者组装,直接成型打印
尾鼓、尾喉、连接管吊耳三件全部采用3D金属打印,同时打印一次完成,部件安前后关系尾喉-连接管-尾喉,在设计中按照空气流动性设计空气的导管,并且保证空气通过性在导管上设计了通气孔,保证各导管挡片之间是相互通气的,3个部件之间嵌套后用卡子掐紧,尾鼓内部结构一体打印连接风流导板,整个产品无焊接,从而采用3D打印后的排气尾鼓空气是立体旋转流动的,解决了传动铸造焊接成本高制作难的问题,从尾鼓平面走气转向立体流动走气,使得整个排气流动更顺畅更合理。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的气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的气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的连接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的尾喉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的尾喉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的整体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鼓的尾喉的剖视图分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一种3D打印的汽车排气尾 鼓,包括;
3D金属打印而成的气鼓1、连接管21、尾喉3;所述气鼓包括气鼓外壳、设置在所述气鼓外壳内的空气的导管,所述空气导管12有多个连接片11拼接而成;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吊耳22;所述尾喉包括尾喉外壳套设在所述尾喉外壳内32的风道31,所述风道和所述外壳同轴设置,所述风道和风道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均匀间隔排布隔板,所述风道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的气鼓、连接管、尾喉依次嵌套后用卡子掐紧。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排布隔板的延伸相交形成的夹角为20°。所述尾喉的外壳上连接有直径小于所述外壳的连接筒结构,所述连接筒结构上设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筒插设在连接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蒙特蒂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蒙特蒂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9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机冷机滤总成
- 下一篇:一种拖拉机的复合仿生织构排气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