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9350.3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2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鹏;吴海全;朱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冠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B7/36;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数据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或者电子设备的充电都需要使用数据线,由于电子设备上的数据传输接口多种多样,不同电子设备间的数据线往往需要配置不同的传输接头,因此,用户需要配置多个不同的数据线以连接不同的电子设备,导致携带不方便,且各数据线的导线表面通常是单一的颜色,当多个数据线放置在一起的时候,用户难以从多个数据线中辨认出所需的数据线,尤其是在夜晚或者光线差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混淆,这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数据线种类多,导致用户携带不便,以及在光线差的情况下,用户难以辨认所需数据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数据线,包括一连接部件和用以与所述连接部件电连接的转换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用以与第一电子设备电连接的第一接头、用以与第二电子设备电连接的第二接头以及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之间的导线,所述转换部件包括用以与第三电子设备电连接的第三接头和与所述第三接头电连接并用以供所述第二接头插接的接口;所述导线的表面上包覆有反光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外壳和自所述第一外壳的一端穿出并用以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插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导线自所述第一外壳的另一端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外壳和自所述第二外壳的一端穿出并用以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插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导线自所述第二外壳的另一端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导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网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接头包括第三外壳和自所述第三外壳的一端穿出并用以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插接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外壳的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部置入的插孔,所述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外壳的内部并通过所述插孔与所述第三外壳的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转换部件之间设置有用以将所述转换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上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凹设在所述第二外壳相对两侧的两个滑槽和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外壳相对两侧并朝所述第二外壳方向延伸的两个夹臂,两个所述夹臂的端部均形成有滑设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夹臂为弹性夹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为USB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为Micro USB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为Lightning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头为USB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为Lightning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为Micro USB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线,包括连接部件和转换部件,其中,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使得数据线能够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电连接,而通过转换部件又能够将第二接头转换成第三接头,使得数据线能够实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因此,用户只需携带一数据线即可实现三种电子设备之间的电连接,此外,由于连接部件的导线表面上包覆有反光膜,使得导线具有反光效果,用户能够轻易将数据线从其他线材中辨认出来,给用户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部件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部件的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数据线;10-连接部件;11-第一接头;111-第一外壳;112-第一连接部;12-第二接头;121-第二外壳;122-第二连接部;13-导线;14-网尾;20-转换部件;21-第三接头;211-第三外壳;212-第三连接部;213-插孔;22-接口;30-连接结构;31-滑槽;32-夹臂;3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冠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冠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9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