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防护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27565.1 | 申请日: | 2017-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2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江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毓锋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本体 桥梁施工 固定杆 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防护机构 滑动套筒 支撑套筒 支撑柱 通槽 防护 安全防护 安全事故 防护性能 防护网 连接杆 容纳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防护机构,包括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防护网,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支撑套筒,所述机构本体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上设置连接杆,所述固定杆上对应支撑套筒的位置设置通槽,所述通槽的下方设置容纳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的对桥梁施工时进行安全防护,而且防护的效果好,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了因工程砖重量过大而防护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使用方便,防护性能好,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具体是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
桥梁工程在施工的时候需要使用一些防护机构,通过防护机构的作用防止施工的时候废弃的工程砖掉落到地上伤到行人,因此通过防护机构来进行防护,但是现有的防护机构使用的时候有很大的确定,现有的防护机构基本上都是防护网,在使用的时候有时会因为工程砖的质量比较大,导致防护网损坏,工程砖掉落,而且显现的防护网没有缓冲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防护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防护机构,包括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支撑杆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杆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套接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套筒与支撑柱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机构本体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支撑杆的下方,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与固定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筒上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滑动套筒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缓冲弹簧A的外壁之间通过铰链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上对应支撑套筒的位置设置通槽,所述通槽与固定杆之间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通槽的下方设置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通槽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套筒的内部设置缓冲弹簧A,所述缓冲弹簧A的一端与支撑套筒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柱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槽的两端设置缓冲弹簧B,所述缓冲弹簧B的一端与滑动套筒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通槽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的中间位置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杆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与滑动套筒之间设置缓冲弹簧C,所述缓冲弹簧C的一端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缓冲弹簧C的另一端与滑动套筒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两个支撑套筒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护垫,所述护垫与容纳槽的底部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的对桥梁施工时进行安全防护,而且防护的效果好,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了因工程砖重量过大而防护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使用方便,防护性能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桥梁施工的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桥梁施工的防护机构中容纳槽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毓锋,未经江毓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7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