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刷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5500.3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1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贾海民;张强;殷泽新;毛仲强;王昌臻;阳广龙;谭川江;柳楠;张北;夏晓晖;王耀辉;杨露;朱思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8 | 分类号: | B05C1/08;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地面绘制标志引导线的刷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在地面绘制各种各样的标志引导线,比如禁止线、通道线、汽车车位线、应急区域线等。
现有技术中绘制标志引导线的方法是先用尺子沿绘制区域画好基线,再将绘制区域基线外侧用透明胶贴好,以防油漆刷出基线不好整改,最后通过工人使用刷子沾满油漆填涂绘制区域。
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工人反复沾取油漆,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刷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工人需要反复沾取油漆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刷漆装置,包括:滚轮以及油漆仓;油漆仓包括侧壁和底壁,侧壁和底壁围合成上方开口的容纳腔;底壁上开设有输油口;滚轮相对于油漆仓可转动地设置在输油口处,且滚轮与输油口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流量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油漆仓中油漆流出输油口的流量。
如上所述的刷漆装置,其中,流量控制机构为设置在滚轮外表面的毛毡层,毛毡层的外表面与输油口的内表面接触。
如上所述的刷漆装置,其中,流量控制机构包括阀门和控制把手,阀门的进口与输油口连接,阀门的出口设置在滚轮的上方,控制把手用于调节阀门允许油漆流出输油口的流量。
如上所述的刷漆装置,其中,控制把手设置在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刷漆装置,其中,底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如上所述的刷漆装置,其中,还包括手柄,手柄连接在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刷漆装置,其中,手柄与侧壁铰接。
如上所述的刷漆装置,其中,侧壁向外形成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手柄与侧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后与螺母连接。
如上所述的刷漆装置,其中,手柄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外套筒的一端与侧壁活动连接;内套筒穿过外套筒的另一端容纳在外套筒内,且可沿外套筒的轴线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刷漆装置,其中,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在底壁靠近手柄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漆装置,通过设置滚轮以及油漆仓,并在油漆仓上设置输油口,使得刷漆时,油漆仓中的油漆可以通过输油口不断的输送到滚轮上,解决了刷漆过程中需要反复沾取油漆的问题,提高了刷漆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刷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刷漆装置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刷漆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刷漆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手柄与侧壁连接实施例一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手柄与侧壁连接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刷漆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刷漆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滚轮;2:油漆仓;
21:输油口; 22:底壁;
23:侧壁; 231:连接部;
232:第一连接孔;24:开口;
3:手柄;31:第二连接孔;
32:外套筒; 33:内套筒;
41:阀门; 42:控制把手;
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刷漆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刷漆装置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刷漆装置,包括:滚轮1以及油漆仓2;油漆仓2包括侧壁23和底壁22,侧壁23和底壁22围合成上方开口24的容纳腔;底壁22上开设有输油口21;滚轮1相对于油漆仓2可转动地设置在输油口21处,且滚轮1与输油口21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机构,流量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油漆仓2中油漆流出输油口21的流量。
具体地,滚轮1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的用于滚动刷漆的结构。流量控制机构可以设置在输油口21处,也可以设置在滚轮1上,流量调节机构可以为现有技术的任意结构,例如可以是用于流量调节的阀门,又例如可以是可以增加滚轮1与输油口21之间贴合程度的组织紧密、孔隙小的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5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保温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石组合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