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扭力梁后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5094.0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奇谋;张雪魁;冷飞虎;何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钟莹洁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扭力 后桥 结构 | ||
1.一种改良的扭力梁后桥结构,所述扭力梁后桥结构包括扭力梁和分别连接在扭力梁两端的左纵臂和右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由具有圆筒形状的管体液压成型并且具有V形或U形横截面,其中,扭力梁中间部位的抗扭截面系数小于扭力梁两端部位的抗扭截面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由高强度管形钢材经由液压成型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扭力梁中间部位的外壁紧贴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两端部位的外壁远离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的截面系数从中间部位逐渐向两端部位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两端部位的抗弯截面系数大于中间部位的抗弯截面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后桥结构还包括连接在左纵臂上的左纵臂加强板、左车轮安装板、左弹簧下盘、左减震器安装支架和左扭力梁衬套和连接在右纵臂上的右纵臂加强板、右车轮安装板、右弹簧下盘、右减震器安装支架和右扭力梁衬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改良的扭力梁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轮安装板和左扭力梁衬套分别设置在左纵臂的两端,左纵臂加强板和左弹簧下盘设置在左纵臂与扭力梁之间且分别位于上部和下部,左减震器安装支架设置在左纵臂与左弹簧下盘之间;所述右车轮安装板和右扭力梁衬套分别设置在右纵臂的两端,右纵臂加强板和右弹簧下盘设置在右纵臂与扭力梁之间且分别位于上部和下部,右减震器安装支架设置在右纵臂与右弹簧下盘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50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汽车独立悬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后悬架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