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式锚索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4785.9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9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渊;张富荣;蒋牧;刘彬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1011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式锚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索装置,具体属于一种可回收式锚索。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固作为一种技术用于建筑基坑和地基基础加固的各种土木工程,从20世纪初的预应力锚杆到20世纪50年代的锚固、70年代的土钉技术,发展到现在的锚索技术。锚索技术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应用领域涉及水利水电、铁路隧道、公路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矿山开采、环境治理、军事工程等。临时性支护用普通锚索由于在支护功能失效后无法回收,与所建的构筑物一起长期埋藏于地下,形成地下垃圾,造成地下环境污染,对今后相邻地块的桩基施工、基坑开挖、周围的市政施工、地铁施工、城市的长远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等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普通锚索会长期占据地下空间,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限用普通锚索,从而使用可拆卸回收锚索,但是现在很多可拆卸回收锚索结构复杂,锚索安装和施工麻烦,工作量大,回收时间长。鉴于此,中国专利文献CN 103046546 B公开了一种可拆卸锚索及其施工工艺,能够将锚索进行回收,并且安装和施工较为方便。然而这种锚索承受拉拔力的部位是位于其端部的主承载体,由于不同级的主承载体长度较短,施工时通常在0.5m左右长度,因此其抗拔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抗拔力以及结构稳固性的可回收式锚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回收式锚索,包括多个承载体、分别位于每个承载体上的多个锚头、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锚头的多条工作索、分别套在每条所述工作索外侧的多条防护套;多个所述承载体沿着工作索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设置,相邻的承载体之间通过螺纹钢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承载体包括沿着所述工作索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以及连接件;在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用于工作索穿过的通孔,所述锚头固定于所述第一承载板上,多条所述工作索中的若干条依次穿过所述第三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一承载板后连接于所述锚头。
所述承载体为六个,分别为一级承载体、二级承载体……六级承载体。
所述承载体为一体成型的铸件。
相邻的两个承载体之间设置有四条螺纹钢连接杆,四条所述螺纹钢连接杆在周向上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承载板与第三承载板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22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可回收锚索,有效延长了各级受拉拔力主承载体的长度(从原有的单个承载体0.5m左右提高到整体承载体连接8.0m左右),使相邻的各个承载体通过丝杆连接成为整体,使用时在相邻的各个承载体之间灌注水泥浆体后使得每个承载板均承受拉拔力,承载体不因受力不均而发生扭曲,在提高锚索回收率的同时比现有的可回收式锚索能够有效提高抗拔力80KN-100KN。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纹钢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锚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承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回收式锚索,包括多个承载体、分别位于每个承载体上的多个锚头100、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锚头100的多条工作索101、分别套在每条所述工作索101外侧的多条防护套102;本实用新型中,承载体的数量优选为六个,分别为一级承载体11、二级承载体12……六级承载体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4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标尺防护柱
- 下一篇:基于蝙蝠算法的SDN控制器部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