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杀菌、消毒、吸甲醛环保墙纸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24552.9 | 申请日: | 201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秀苇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9/00;B32B9/04;B32B5/02;B32B33/00;E04F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诸城市东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消毒 甲醛 环保 墙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杀菌、消毒、吸甲醛环保墙纸。
背景技术
近年来社会上对甲醛超标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大家感到健康受到威胁,但也提不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甲醛是无色有刺激辛辣味的毒性较高的气体,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4年已公布甲醛为致癌及致畸形物质。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过敏、肺功能、肝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下降,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状,抑制细胞机能,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甲醛超标的原因:所有室内装潢都要使用大量的人造板材(木芯板、密度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夹板、层积板、复合木地板等)。这些人造板材90%以上都是使用热硬化性的“尿素甲醛树脂胶”作为粘合剂,这些“尿素甲醛树脂胶”有部分加热固化不完全,在装潢后很长的时间(日本的研究表明3-15年)这些尿素甲醛树脂胶会在温度及水分的作用下持续发生分解现象,而游离甲醛气体就不断从这些人造板材中释放出来,形成室内甲醛严重超标问题,长期影响环境及健康。
目前,家里常用的除甲醛的方法包括通风法、植物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化学试剂净化法等。通风法是很好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室内甲醛的含量,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需要关闭门和窗,限制了通风法的使用;植物吸收法的吸收效果并不是很好;活性炭吸附法能够将甲醛吸附,但是并不能够去除,而且活性炭用了一定时间后,其吸附效果大幅度降低;化学试剂净化法操作复杂,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风险,而且不能够每天使用,限制了其净化效果。对于居家的环境,开发一种能够循环利用、能够有效去除甲醛,同时美观大方的去甲醛产品是十分必要的。
壁纸是室内装修的重要材料。国内使用壁纸作为壁面装饰的比率每年都有大幅度成长。壁纸美观又具个性,相对其他的建材成本也较低,所以近年来壁纸普及率越来越高(目前民用住家壁纸普及率约15%-20%左右)。壁纸是张贴在室内的四面墙,所以是所有装潢材料中占有最大面积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健康环保型墙纸。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杀菌、消毒、吸甲醛环保墙纸,包括墙纸基材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纸基材层的上方还设置有TiO2层,在所述TiO2层的上方设置有包含纳米陶瓷粉末的纤维制成的纤维层,在所述纤维层的上方涂覆有蛭石和电气石的涂层,在所述涂层的上方设置有CT触媒层,而在所述CT触媒层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海泡石石头纸面层。
优选,所述纤维层的厚度为0.5-0.7mm。
优选,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1-0.2mm。
优选,所述CT触媒层的厚度为0.5-0.7mm。
优选,所述海泡石石头纸面层与CT触媒层之间通过胶黏复合。
优选,所述保护层为PE层和TiO2层。
优选,所述蛭石和电气石均为纳米粉末。
本发明在墙纸中加入蛭石、电气石涂层制成新型墙纸,除具有普通墙纸的装饰功能外,还具有可持久释放负离子、净化甲醛、甲苯等污染物、吸放湿好、能够调节空气湿度;透气性好、防火、隔音、防腐蚀、防霉变等功能特性,成为绿色环保产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用海泡石石头纸墙纸可在室内有效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石头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需用水,不用添加酸、碱漂白粉及众多有机氯化物。相比传统造纸工艺取消了蒸煮、洗涤、漂白等污染环节,根本上消除了造纸过程中产生“三废”而造成的污染。石头纸不仅防水,防油,防虫,阻燃,是一种环保型的用纸。本发明专利系一种环保、新颖的墙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秀苇,未经赵秀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4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