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跳屑切边冲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4200.3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辉;黄国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2399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跳屑 切边 冲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边冲模,具体公开了一种防跳屑切边冲模。
背景技术
冲模,全称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切边冲模是利用冲模修边工序件的边缘,使其具有一定高度、直径和新装的冲压模具。
在连接器领域,尤其是用于通信和电脑设备的连接器,因产品小且量大,对冲模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原来一些不容易产生的问题现在也可能变得容易产生了,切边刀口因为切除的材料非常少,而切边冲子因为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同时防止材料切不干净,切边刀口通常会比切除的材料大很多,这样就会在刀口中留下大量空隙,当切边冲子在高速运动中,会在刀口中形成吸附力,从而把刀口底部的的碎屑带出刀口,形成跳屑的问题。
冲模刀口通常设有2mm的直线段,2mm以下开始会有落料斜度,方便碎屑废料下落,现有技术对2mm直线段的防跳屑已有很多处理手段,目前需要解决切边刀口2mm以下的防跳屑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跳屑切边冲模,能够有效解决切边冲模工作时产生的跳屑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跳屑切边冲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刀口垫块、下模刀口和上模冲子,下模刀口垫块的上表面设有凸台,下模刀口垫块内设有中空的落料口,落料口位于凸台的一侧;下模刀口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凸台的长、宽、高分别为x、y、z,a=x,b>y,c>z,凸台插入下模刀口中形成废料口和冲子口,废料口位于落料口的正上方,冲子口位于凸台的正上方;上模冲子可插入冲子口中。
进一步的,废料口远离凸台的一侧设有废料壁。
进一步的,废料壁与水平面成α角,60度<α<90度。
进一步的,冲子口远离凸台的侧壁形状呈燕尾状,上模冲子其中一面的形状也呈燕尾状。
进一步的,上模冲子上设有安装口。
下模垫块和下模刀口设置于冲模机切边冲模工作位的下方,上模冲子设置于冲模机切边冲模工作位的上方,凸台插入到下模刀口中,下模垫块与下模刀口的位置固定;工作时,将待切边物放到下模刀口上面,上模冲子往下冲压运动将待加工物压向下模刀口,上模冲子插入冲子口中,下模刀口对待切边物进行切边操作,切边形成的碎屑通过废料口再到落料口中排出,切边动作完成,上模冲子向上运动离开下模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跳屑切边冲模,在下模垫块上设置凸台,并使凸台伸入下模刀口中堵住多余的空隙,在完成切边之后,上模冲子往上运动,碎屑废料也无法上升,从而有效避免下模刀口出现跳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工作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合切边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下模垫块10、凸台11、落料口12、下模刀口20、废料口21、冲子口22、废料壁23、上模冲子30、安装口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防跳屑切边冲模,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刀口垫块10、下模刀口20和上模冲子30,下模刀口垫块10的上表面设有凸台11,下模刀口垫块10内设有中空的落料口12,落料口12位于凸台11的一侧;下模刀口20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凸台11的长、宽、高分别为x、y、z,a=x,b>y,c>z,凸台11插入下模刀口20中形成废料口21和冲子口22,废料口21位于落料口12的正上方,冲子口22位于凸台11的正上方;上模冲子30可插入冲子口2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4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