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弯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2774.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7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邓云江;邓立昌;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西文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金属进行弯折加工的企业,要么使用人工进行弯折,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要么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加工,存在操作不便,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且电动弯折机在折弯金属后,需要人工取出经过弯折处理的金属条,取出时容易卡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等缺点,提供一种平面弯折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平面弯管装置,用于将金属条弯折成特定形状,包括操作台、第一成型部、第二成型部、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及第三驱动件;第一成型部与第二成型部相对设置在操作台上,且第二成型部靠近第一成型部的表面为弧形凸起,第一成型部靠近第二成型部的表面为与弧形凸起相适配的凹陷,从而使第一成型部以及第二成型部之间形成一弯折金属条的一次弯折区域;第一转轮上及第二转轮分别设置于一次弯折区域的两端,第一转轮设置有第一组夹持杆,第二转轮上设置有第二组夹持杆;第一组夹持杆与第二组夹持杆用于固定夹持待弯折金属条;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成型部撞击第一成型部,从而使金属条形成一次弯折;第一驱动件及第二驱动件分别用于驱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转动,从而使金属条形成二次弯折。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组夹持杆包括第一圆心轴及第一成型轴,第一圆心轴设置于第一转轮的圆心,第一成型轴设置于第一成型部的一侧;第二组夹持杆包括第二圆心轴及第二成型轴,第二圆心轴设置于第二转轮的圆心,第二成型轴设置于第一成型部的另一侧;第一圆心轴及第二圆心轴分别位于一次弯折区域的两端,且靠近第一成型部的两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齿条及第一齿轮,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齿条连接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转轮为层叠设置的同心圆;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齿条及第二齿轮,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二齿条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转轮为层叠设置的同心圆;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转轮做逆时针转动,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转轮做顺时针转动;第三驱动件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成型部远离第一成型部的一侧,推动第二成型部向第一成型部靠近。
作为进一步改进,操作台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操作台及第二操作台,第一操作台与第二操作台之间形成一矩形的容置区域。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操作台及第二操作台分别设有一通孔,通孔分别用于放置第一转盘及第二转盘,第一转盘及第二转盘内陷于所述通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成型部及第二成型部架设于所述容置区域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一种平面弯管装置进一步包括导轨,导轨固定设置在容置区域内的第二成型部的底面,导轨垂直设置第二成型部长度方向;第一成型部在分隔区的底面相应的设置了导轨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一种平面弯管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上,用于固定第一成型部及调节第一成型部与第二成型部的距离。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第一转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限位块,用于调节第一转轮的旋转角度;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第二转轮的一端设有第四限位块,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转轮的旋转角度;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第二成型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五限位块,用于调节第二成型部向第一成型部推进的距离。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二操作台远离容置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第六限位块,第六限位块设置于第一组夹持杆到第二组夹持杆的直线的延伸方向上,用于限制金属条长度及调节金属条弯折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设置了第一成型部、第二成型部、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及驱动件,驱动件驱动第二成型部向第一成型部撞击,形成弧度;驱动件再驱动第一转轮及第二转轮转动,将金属条两端弯曲成一定的角度,达到预定的形状;简易机械代替了以往人工劳力,省时省力。
2、各种限位块的设定,是的金属条的长度,弯曲角度都变得可调节,可以精确加工不同规格的金属条,实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西文机械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西文机械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2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