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充电的扫码式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2727.2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8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林;邓昌建;蒋涛;庄惠敏;代沁川;袁银;常继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新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刘华平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太阳能 风能 混合 充电 扫码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充电的扫码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私家车越来越普遍,人们对清洁可靠能源需求增加,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已成为趋势,电动汽车逐渐成为绿色节能的新热点,现今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能源行业在生产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为此新能源技术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和风能作为新能源领域的翘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太阳能具备蕴藏量大且无污染等特点,现有的太阳能采集通常在地面上进行且需要铺设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占用大量空间选址比较困难且能量转换效率较低,导致太阳能发电成本较高。单独使用太阳能供电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充电的效率则不高。
同时高空中蕴藏的风能超过人类社会总需能源的100多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5000米以上高空中的有效风能密度在1000瓦/平方米以上。全世界范围内,多数都停留在低空风能领域的研究,高空风能的利用将成为新能源发展道理上具有远大前景的技术领域。风能不仅为用电设备提供交直流两种类型电力,而且还可以随意布局,不受传统电网所局限,起到降低成本和美观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已经销售的传统充电桩应用范围单一,集成程度低,不能满足当代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要求,缺乏产品的多样性和普及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充电的扫码式充电桩,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能源单一,而且需要不定时的去现场收取所投递的钞票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混合充电的扫码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设置在充电桩主体一侧的风电装置,设置在充电桩主体顶部及围绕其一周的太阳能板,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用于连接风电装置与太阳能板的风光互补控制器,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且连接在风光互补控制器上的蓄电池,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用于连接并开启蓄电池的电量开关,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的STM32单片机,设置在充电桩主体内部并连接在STM32单片机上的无线模块,设置在充电桩主体表面上部成开口状的电缆箱,安装在电缆箱内且一端连接电量开关的充电电缆,设置在充电桩主体表面中部用于显示支付宝和微信两种二维码付款方式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器,设置在触摸式液晶显示器一旁的开始键,以及开设在充电桩主体背面的可拆卸后盖。
其中,蓄电池为STM32单片机与无线模块提供电能;触摸式液晶显示器与开始键均连接在STM32单片机上。
具体地,所述充电桩主体为长方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与风能共同作用充电,不会受天气的影响,而且太阳能与风能都是可再生资源,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2)本实用新型通过扫描支付宝或者微信的二维码支付金额,不存在资金被盗的情况,并且本产品适合安装在人烟相对较少的道路边。
(3)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板在一定情况下起到遮风挡雨的效果,使得触摸式液晶显示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4)本实用新型的后盖可拆卸,方便检查和维修内部电路。
(5)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在充电桩在没有被使用时屏幕都处于关闭状态,有效的节约了用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充电桩主体,2-风电装置,3-太阳能板,4-风光互补控制器,5-蓄电池, 6-电量开关,7-STM32单片机,8-无线模块,9-电缆箱,10-充电电缆,11-触摸式液晶显示器,12-开始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新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新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2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