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建筑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1350.9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健 |
主分类号: | E02D5/54 | 分类号: | E02D5/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式建筑桩。
背景技术
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满足各种办公、住宿、娱乐的需要,楼房自然也越盖越多,越盖越高。在兴建建筑之前,在地基上打上建筑桩是常见的建筑施工方法,在现在建筑中,建筑地基均需要由地基桩构成,其通常结构是,由几根深入土地中的柱体桩共同支承起一承台,以构成建筑物的一个支承单元。目前的建筑桩都是在较大的压力下竖直插入地面,如同钉子钉入木头一样,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阻力,而没有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因此不是很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建筑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式建筑桩,包括六棱柱、轴承、丝杠、滑轴、螺母、加固插刀和桩体,所述桩体为圆柱体,且桩体竖直朝下的一端为尖端,以便于打入到建筑桩安装孔内,桩体由两个半圆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构成,且两个半圆柱体的边缘焊接;所述桩体的中心同轴开设有丝杠通道,丝杠通道内设置有丝杠,丝杠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在丝杠通道的两端,而丝杠位于桩体顶部的一端设置为六棱柱;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多个等距离设置的螺母,螺母的侧面均通过销轴连接加固插刀的一端,加固插刀对应桩体的区域均开设有收刀槽,收刀槽连通丝杠通道和桩体的外部,所述加固插刀的通过固定连接有滑轴,滑轴滑动连接在收刀槽内壁上开设的滑槽内,加固插刀的长度大于桩体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圆柱体与半圆柱体相互接触的面上开设有凹槽和凸楞,凹槽和凸楞对称分布在桩体轴心的两侧,且两个半圆柱体上的凹槽与凸楞分别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桩体的外表面开设多个沿其轴向的导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圆柱体与半圆柱体的边缘连接处也设有导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插刀为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可以调节的加固插刀使得建筑桩的桩体具有可以调节的倒刺,当打桩时,倒刺收起保证打桩快速,而打桩完毕后可以调节使得倒刺伸出加固建筑桩。本实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建筑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可调节式建筑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可调节式建筑桩的俯视图。
图中:六棱柱1、轴承2、丝杠3、滑轴4、收刀槽5、丝杠通道6、螺母7、滑槽8、加固插刀9、桩体10、凹槽11、凸楞12、导气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调节式建筑桩,包括六棱柱1、轴承2、丝杠3、滑轴4、丝杠通道6、螺母7、加固插刀9和桩体10,所述桩体10为圆柱体,且桩体10竖直朝下的一端为尖端,以便于打入到建筑桩安装孔内,桩体10由两个半圆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构成,且两个半圆柱体的边缘焊接,从而实现缝隙的密封,避免水分和土壤进入撑开两个半圆柱体;
所述桩体10的中心同轴开设有丝杠通道6,丝杠通道6内设置有丝杠3,丝杠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在丝杠通道6的两端,而丝杠3位于桩体10顶部的一端设置为六棱柱1,以便于实用现有的工具拧动丝杠3,以实现丝杠上螺母的调节;
所述丝杠3上螺纹连接多个等距离设置的螺母7,螺母7的侧面均通过销轴连接加固插刀9的一端,加固插刀9对应桩体10的区域均开设有收刀槽5,收刀槽5连通丝杠通道6和桩体10的外部,从而使得加固插刀9能够向外展开,所述加固插刀9的通过固定连接有滑轴4,滑轴4滑动连接在收刀槽5内壁上开设的滑槽8内,从而使得丝杠3带动螺母7升降时,能够推动或者拉动加固插刀9展开或者收起,加固插刀9的长度大于桩体10的半径。
所述半圆柱体与半圆柱体相互接触的面上开设有凹槽11和凸楞12,凹槽11和凸楞12对称分布在桩体10轴心的两侧,且两个半圆柱体上的凹槽11与凸楞12分别配合连接,从而方便定位连接和加工,保证拼接后的桩体10严丝合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健,未经朱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1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