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监控摄像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620538.1 申请日: 2017-05-31
公开(公告)号: CN207135174U 公开(公告)日: 2018-03-23
发明(设计)人: 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H04N5/225 分类号: H04N5/225;G08B17/00;G08B25/10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代理人: 严彦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监控 摄像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监控摄像机。

背景技术

火灾是一类常见的灾难事故,其对人身和财产的危害巨大。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2015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3.8万起,造成1742人死亡、111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9.5亿元,2016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1.2万起,死亡1582人,伤1065人,直接财产损失37.2亿元。全国几乎每天都有900多起火灾发生。提前发现火情,是降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手段。很多公共场合都安装了火灾报警器,但是公共场合火灾事故仍然无法杜绝,这和火灾报警器失效没有及时维护有一定关系。而家庭安装火灾报警器的更是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单独买一个火灾报警器十分多余,相比之下,购买防盗监控摄像机的倒是很多。由于盗窃案立案数据保密,无法给出确切数据,根据一个间接数据,全国家庭数量大约4亿,某家庭数量为450万的城市2014年1-11月发生的入室盗窃案大约为1.5万件。由此粗略推算,全国每年发生的入室盗窃案大约有145万件。这也许是防盗摄像机比火灾报警器更普及的原因之一。然而,火灾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往往要比盗窃要大得多。

并且,有很多火灾发生初期,并无大量烟雾产生,但是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异常气味,例如电子材料烧焦的气体和味道,这些气体成分包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醛类,烷类,以及一些酚类挥发物。这些排放物不易被烟雾传感器探测到,因此可能会延误救火。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监控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监控摄像机,包括监控采集处理模块1和外围组件2,设置烟雾传感器3和气体传感器4,烟雾传感器3和气体传感器4分别接入监控采集处理模块1。

而且,所述烟雾传感器3采用离子烟雾传感器。

而且,所述烟雾传感器3由芯片MC14468和离子源烟雾探测器HIS-07组成,芯片MC14468的输入端连接离子源烟雾探测器HIS-07,芯片MC14468的输出端连接到监控采集处理模块1的GPIO管脚。

而且,所述气体传感器4采用数字型的气体敏感传感器。

而且,所述气体传感器4采用芯片CCS811,接到监控采集处理模块1的IIC总线管脚。

而且,所述外围组件2包括网络通信组件2.1,所述监控采集处理模块1通过网络通信组件2.1经无线网络连接到其他客户端。

而且,所述外围组件2包括声光报警组件2.3,所述声光报警组件2.3包括场效应管2.3-1、扬声器2.3-2、三极管放大器2.3-3、声音报警芯片2.3-4、LED灯2.3-5和闪光控制芯片2.3-6,声音报警芯片2.3-4、三极管放大器2.3-3和扬声器2.3-2依次连接,闪光控制芯片2.3-6连接LED灯2.3-5,场效应管2.3-1分别连接声音报警芯片2.3-4和闪光控制芯片2.3-6。

而且,所述外围组件2包括向其他各部件输入电源的电源组件2.2。

本实用新型将火灾报警组件集成在防盗监控摄像机中,让监控摄像机具备火灾报警功能。这样一来,一方面,购买本装置的家庭用户可以得到防盗、防火双重保护,另一方面,安装本装置的公共场合,由于监控摄像机往往会有专人看护,因此设备的维护更加有保障。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摄像机是联合使用离子型烟雾传感器以及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进行火灾检测,使用时一旦检测到有烟雾或者空气成分异常,立即触发声光报警组件工作,还可以支持扩展到网络报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控摄像机实现简单,使用方便,探测灵敏,适于家庭和公共场合多种场景使用,可以广泛推广使用,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声光报警组件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火灾报警依靠的是火灾报警类的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等,而最常用的传感器是烟雾传感器。因此只需要将烟雾传感器集成到监控摄像机中,即可实现带有火灾报警功能的监控摄像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0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