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0079.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业;张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合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F16F15/04;B64D4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方挺,时寅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精密研发、工程器械、航空、汽车等各种领域。市场上的常见的减震器种类大致分为液压式、气压式、筒式、弹簧式等。液压式和气压式减震器的回复速度慢,不适用于低频、高频振动反面的减震。气压式减震器在最初受到挤压时,需要一个很大的力才会发生伸缩形变,其大多数应用于重工业,而不能一般轻量装置的减震器使用。此外,各种减震器的主体均为金属制成,存在重量大、体积大的缺陷。
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减震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
一端和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的多条弹性带;
当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受到挤压而相互靠近时,多条所述弹性带向着预定方向产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采用挤压弹性带以使弹性带发生形变的方式减震,弹性带在被挤压的过程中产生的回复力逐渐增大,该减震器结构简单,其类似于编织的中空结构,可以360度减震,适用于作为工业上的减震部件,特别适用于作为无人飞行器的着陆减震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条所述弹性带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且呈“S”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条所述弹性带呈“O”形,其上端点和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其下端点和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条所述弹性带并排地置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条所述弹性带布置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的边缘,以在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围合成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均呈环形且同心布置,所述第一压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压板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多个所述弹性带呈“O”形且均匀地布置于整个所述环形空间内。
该实施方式提供的减震装置特别适用于作为类似于车轮的装置。车轮的轮轴可以从环形的第二压板中心穿过,进而使得第一压板成为车轮的外轮廓。当第一压板着陆、上坡或者下坡时,布置于均匀地布置于整个环形空间内的多个弹性带产生形变,以实现减震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
铰接有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固定板;
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一压板连接,所述第二摆臂和所述第二压板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向运动时,多个所述弹性带能够向着预定的方向产生形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摆臂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一伸缩和所述第一压板连接;所述第二摆臂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和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端和所述第二压板连接;当所述第一伸缩端和/或所述第二伸缩端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弹性带能够向着预定的方向产生形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板在其厚度方向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二压板在其厚度方向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轴孔;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孔中,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孔中的竖直轴,当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受到挤压时,二者能够沿着所述竖直轴相向地运动,以使得所述弹性带向着预定方向产生形变。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减震装置轴是一种基本形状类似于可收拢的灯笼的形状,具有位于中心的一根轴(也可以是位于周围的两根或多根轴),轴的两端各有一个可在轴向自由滑动的压板(可以是一个可滑动,也可以是两个都可滑动),压板之间的各对应的端点间通过弹性带连接,弹性带均匀分布,弹性带的厚度和宽度不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
一端和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的多条第一弹性带和多条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二弹性带和所述第一弹性带的数量相同,且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外侧;
当所述第一压板和/或所述第二压板受到挤压而相互靠近时,多条所述第一弹性带向着预定方向产生第一形变,多条所述第二弹性带向着预定方向产生第二形变,所述第二形变大于所述第一形变的形变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轴具有多个,且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合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锐合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0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