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0045.8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方红旺;刘泳;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普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H02B1/46;H02B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60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变电站 变压器 通风 散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在大城市中心地区建设全户内变电站已是我国的常规做法。全户内变电站由于受城市规划、环境评估、占地面积和建筑立面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因此,对变电站建筑的设计要求较高,给变压器的通风设计带来了较大影响。全户内变电站的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既产生热量又产生噪声,热量需要散发出去,以满足户内变电站运行环境温度的要求,现有变电站变压器室大多通过百叶窗进行通风,但通风效果较差,所以变电站变压器室的通风散热问题必需解决,这也是全户内变电站设计的难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设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两个支撑杆之间从上到下等间距设有多个环形散热片,所述环形散热片的外侧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散热片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环形散热片的一端设有与环形槽相对应的弧形块,且弧形块滑动连接在环形槽内,所述固定块远离弧形块的一端固定在上,相邻的两个环形散热片通过连接杆连接,位于最上方环形散热片的内侧壁设有固定架,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末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形散热片的外侧壁沿其周向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环形散热片的外侧壁沿其周向设有多个散热孔,相邻两个散热孔之间设有条形槽,且条形槽设置在环形散热片上,所述条形槽贯穿环形散热片的侧壁,所述条形槽内设有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一端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位于箱体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避雷装置。
优选地,所述避雷装置为避雷针。
本实用新型中,打开驱动电机的开关,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环形散热片转动,环形散热片外侧设置的环形槽卡设在弧形块上,从而使环形散热片转动更加的平稳,环形散热片表面设置的散热孔和条形槽可以使空气流通更加的顺畅,箱体侧壁上的通风口和安装在通风口上的风扇,可以加快箱体内的空气与外界交换,加快散热。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增加室内通风量,改善通风效果,取得了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箱体、3支撑杆、4通风口、5风扇、6固定板、 7驱动电机、8固定块、9避雷装置、10防尘网、11弧形块、12固定架、13环形散热片、14连接杆、15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的通风散热机构,包括底座 1,底座1的上端设有箱体2,箱体2的内底部设有两个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上端设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7,打开驱动电机7的开关,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环形散热片13转动,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6,两个支撑杆3之间从上到下等间距设有多个环形散热片13,环形散热片13的外侧壁设有环形槽,环形散热片13外侧设置的环形槽卡设在弧形块11上,从而使环形散热片13转动更加的平稳,环形散热片13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8,固定块8靠近环形散热片13的一端设有与环形槽相对应的弧形块11,且弧形块11滑动连接在环形槽内,固定块8远离弧形块11的一端固定在3上,相邻的两个环形散热片13通过连接杆14连接,位于最上方环形散热片13的内侧壁设有固定架12,驱动电机7输出轴的末端与固定架1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普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普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00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