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挡操纵总成的下压机构防脱回弹限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9550.0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樊敏;刁小旭;冉文明;孙海;姚川;肖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操纵 总成 下压 机构 回弹 限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换挡操纵总成用的限位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六速手动变速器共有6个前进挡和1个倒档,共计7个挡位,且倒档与1挡相邻。因倒档与1挡相邻,故匹配六速手动变速器的车型的换挡操纵总成上,需设计倒挡锁止装置,只有采取指定操作解除倒档锁止后,方可挂入倒档。防止挂1挡时误入倒档,引发安全事故或损坏变速器。
下压解锁换挡操纵总成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因其手柄球上无需增加解锁提环或按钮,造型整洁,受到各大厂商的青睐。下压解锁换挡操纵总成挂入倒档的方法为,按下手柄球以解除倒挡锁止,此时将换挡杆左推至极限位后,再向前推,挂入倒档。
为实现解锁功能,下压式换挡操纵总成的换挡杆被设计成两段结构。下段换挡杆通过球铰连接到安装底座上,上段换挡杆通过滑动副连接到下段换挡杆上,且上下段换挡杆间装有回位弹簧。手柄球作为上段换挡杆的一部分,固定安装到上段换挡杆上。当通过手柄球下压上段换挡杆时,上段换挡杆克服弹簧弹性力,沿下段换挡杆滑动直至解锁完成,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完成解锁松手后,弹簧推动上段换挡杆快速回位,直至到达限位时停止,此时弹簧处于回位状态。
为避免正常换挡过程中上段换挡杆被无意压下,出现误解锁的情况,采用下压解锁的换挡操纵总成的弹簧力值往往会设计得很大。因弹簧力值较大,故当完成下压操作松手后,弹簧将推动上段换挡杆快速回位,当回位至限位时,将对限位产生较大冲击。常见的换挡操纵总成的回弹限位为一个限位卡扣。为保证装配力适中,使其可手工装配,其往往被设计为单个卡钩的卡扣。当批量生产时,时有装配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卡扣的卡钩未卡接到位。因弹簧回弹的冲击及振动较大,一旦卡扣未装配到位,多次操作后该卡扣将脱落,导致上、下段换挡杆分离,上部换挡杆脱落,车辆无法继续换挡,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使用可靠的换挡操纵总成的下压机构防脱回弹限位结构,在出现卡扣未装配到位时,限位卡扣不会脱落,保证换挡操纵总成仍可继续工作,提高零件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挡操纵总成的下压机构防脱回弹限位结构,包括上段换挡杆、下段换挡杆、回位弹簧和限位结构,上段换挡杆和下段换挡杆通过滑动副连接,上、下段换挡杆间装有回位弹簧;在上段换挡杆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在回位弹簧推动上段换挡杆快速回位时,通过限位结构限制其回位最终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卡扣和设置在上段换挡杆上的安装孔,所述限位卡扣是U形弹性卡,U形弹性卡的两个卡脚上均带有卡钩,两个卡脚上的卡钩位置错开,一高一低形成主、副卡钩,所述限位卡扣穿过上段换挡杆上的安装孔,固定在上段换挡杆上。
优选地,所述副卡钩的卡接量小于主卡钩。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卡扣进行改进,采用两个限位卡钩,即使出现卡扣未装配到位,主卡钩未卡接到位随使用脱开,其副卡钩仍具有卡接作用,这样限位卡扣不会脱落,从而保证换挡操纵总成仍可继续工作,提高零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限位卡扣在换挡操纵总成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1A是图1的I局部视图;
图2 是常见的单钩限位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钩限位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1A所示,换挡操纵总成的下压机构由上段换挡杆1、下段换挡杆2、回位弹簧3、限位卡扣4等组成。限位卡扣4穿过上段换挡杆上的安装孔,固定在上段换挡杆1上,对下对换挡杆2上的凸块2-1限位,防止下段换挡杆2在回位弹簧3作用下向下滑动。
如图2所示,常见的限位卡扣4采用具有两个卡脚的U形弹性卡,有带钩卡脚4-1和无钩卡脚4-2两个卡脚,带钩卡脚的卡钩顶面有导向斜面4-3。装配时,将卡扣塞入上段换挡杆1的孔中,用力下压。在带钩卡脚在斜面的导向作用下,其两个卡脚发生弹性变形。当到达卡接位置后,两卡脚弹开,带钩卡脚的卡钩A将钩在相应卡接面上。若出现压入不到位的情况,带钩卡脚的卡钩将不能回弹并卡在相应卡接面上,卡接失效,长时间使用时,限位卡扣4可能从上段换挡杆1中脱出。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常见的单钩卡扣进行改进,在原无钩卡脚4-2的端部增加一个卡钩B作为副卡钩。当因装配不到位导致带钩卡脚的卡钩A作为主卡钩卡接失效,卡扣外滑时,卡钩B将与卡接面接触,起到防脱落的作用。为保证装配力适中,卡钩B的卡接量小于卡钩A,且卡钩B位于卡脚的端部位置,与卡钩A错开,形成一高一低两个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9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变速箱电子驻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感应式空档开关的磁铁组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