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自动生产打包锁扣机的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617882.5 | 申请日: | 2017-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3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伟杰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自动 生产 打包 锁扣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包扣生产模具,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生产打包锁扣机的模具。
背景技术
PET打包带专用的打包扣是选用专用带钢和专用马口铁,外观漂亮拉力大,被广泛用于:物流,电子,木业等各大行业。现今,打包扣都是通过全自动打包锁扣机生产而成。由于打包扣生产原料质地坚硬,在生产切割过程中,全自动生产打包锁扣机上的刀片磨损非常严重,需要经常更换;由于刀片需要经常更换,刀片一般是卡扣在成型模具上,卡扣结构容易导致刀片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用于全自动生产打包锁扣机的模具,增加了刀片的厚度,延长刀片使用时间,并在刀片和成型模块上设有固定装置,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刀片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全自动生产打包锁扣机的模具,包括入料模块、成型模块、刀片和机械手,所述入料模块和机械手位于成型模块的两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型底座,所述成型模块包括刀片,所述刀片通过卡槽连接在成型模块上,所述成型模块的两侧底部凸起,用于打包扣的定型;所述定型底座位于成型模块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块上设有刀片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设在成型模具的卡槽内部底侧的螺纹孔和带有螺帽的螺杆。
优选地,所述成型模块底部为弧形压块。
优选地,所述定型底座包括底座芯片和底座固定器,所述底座芯片形状为“倒L状”,底座固定器顶部由左向右降低;所述底座芯片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固定器上。
优选地,所述刀片的厚度为5mm-6mm,刀口处从右向左倾斜。
优选地,所述刀片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低,刀片比普通的切割刀厚,不易断裂,坚实耐用。定型底座占用空间小,比传统的下机械手更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模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成型生产产品打包扣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成型模块 ,2、刀片,3、定型底座,3-1、底座芯片,3-2、底座固定器,4、机械手,5、入料模块,6、打包扣左边弯折,7、打包扣右边弯折,1-1、螺纹孔,1-2、卡槽,1-3、底部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全自动生产打包锁扣机的模具,包括入料模块5、成型模块1、刀片2和机械手4和定型底座3,所述入料模块5和机械手4位于成型模块1的两边,成型模块包括刀片,刀片2通过卡槽1-2连接在成型模块1上,刀片2的厚度为5mm-6mm,刀口处从右向左倾斜。成型模块1的两侧底部凸起1-3,用于打包扣的定型,成型模块1底部为弧形压块。定型底座4位于成型模块1的下方,定型底座3上部设有定形口,定型底座包括底座芯片3-1和底座固定器3-2,底座芯片3-1形状为“倒L状”,底座固定器3-2顶部由左向右降低;底座芯片3-1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固定器3-2上。成型模块上设有刀片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设在成型模具的卡槽内部底侧的螺纹孔1-1和带有螺帽的螺杆。
具体使用过程:
在使用过程中,当铁片进入到预定位置,成型模块1开始向下运动,成型模块1左边是凸起的刀片,右边是凸起的铁板。刀片的厚度为5mm,刀片在切割的同时,还能作为铁片定型,形成打包扣左边弯折7。右边铁板把定型底座3右边的铁丝弯折后,机械手就会把铁片右边弯折部分推入底座固定器顶部,定型结束。定型底座3-2与底座芯片3-1之间形成的形状与打包扣右边的形状相对应。成型模块1的后面设有出料装置,会把成型的打包扣推出定型底座3。使用本使用新型的刀片,正常生产10吨的打包扣,才需要更换刀片,大大节省了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打包扣的规格,更换合适的成型模块1和底座芯片3-1,可以制作出不同规格的打包扣。本使用新型可以生成多种型号: 1306、1307、1308、1606、1607、1608、1907、1908等打包扣。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伟杰,未经金伟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7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