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模起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7772.9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7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民;陈祖侃;唐为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林飞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3/00 | 分类号: | B22C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地址: | 2154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模起模结构。
背景技术
木模是铸件过程中常用的器件,在铸造中,首先需要把木模放到砂箱里,通常有上下两个,把木模放在两个砂箱的中间,周围用砂子填满并压实,然后把两个砂箱分开,把木模从砂子取出来。把木模从沙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起模。木模取出来后,留下一的与产品完全形状相同的空间,再把熔化的金属液体倒入,冷却后,就成了一个金属的产品。木模起模时,为了保持产品的铸造形状完好,要求尽量避免破坏砂型。
现有的木模起模结构普遍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操作杆1位于定位杆2的上方,由于操作杆1的上表面要求与模样平面相齐平,起模时,操作杆1有可能会将带出一部分砂子,造成对砂型的破坏。
所以继续一种新型的木模起模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模起模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起模结构起模时容易破坏砂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模起模结构,包括操作杆和定位杆,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定位杆相垂直,且所述操作杆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相齐平。
可选的,所述木模起模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操作杆和定位杆。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为L型连接杆。
可选的,所述操作杆表面涂有石墨粉层
本申请所提供的木模起模结构,将操作杆设置在定位杆的侧面,避免操作杆与砂子接触,从而避免了起模时因拔出操作杆而造成的对砂型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木模起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木模起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木模起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操作杆;11-操作杆的上表面;2-定位杆;21-定位杆的上表面;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泥芯盒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现有的木模起模结构在起模时操作杆容易带出一部分砂子,造成对砂型的破坏,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的研究和实验,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起模结构,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模起模结构,包括操作杆和定位杆,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定位杆相垂直,且所述操作杆的上表面与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相齐平。
如图2所示,所述木模起模结构包括操作杆1和定位杆2,所述操作杆1与所述定位杆2相垂直,且所述操作杆的上与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21相齐平。
所述操作杆1的表面涂有石墨层或者脱模剂,确保操作杆1的表面光滑,尽量减少与砂子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的,所述操作杆1和定位杆2之间通过强力胶水黏结,保证操作杆1的强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木模起模结构还包括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成L型,所述连接杆3一端连接操作杆1,另一端连接定位杆2。
本申请所提供的木模起模结构,将操作杆设置在定位杆的侧面,避免操作杆与砂子接触,从而避免了起模时因拔出操作杆而造成的对砂型的损坏。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林飞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林飞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7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脂砂铸造造型入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备半固态浆料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