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电动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7721.6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 |
主分类号: | B62H1/00 | 分类号: | B62H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摩托车 电动 脚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支撑脚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电动脚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动车自行车或摩托车有两个脚架:主脚架(也叫双撑脚架)和偏脚架,偏脚架使用方便,但是稳定性差,尤其是载货物和载小孩子的时候容易出现倾倒。在停放时,后轮如果漏气,使得电动自行车失去重心而倾倒摔坏。使用主脚架就会稳定很多,但是主脚架在立起来和放下去时都很费劲,对于女性和力气小的人而言,或者在载货的情况下就更费劲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电动脚架,采用蜗轮蜗杆传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实现脚架的自动撑起和放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电动脚架,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连接,所述蜗轮的轴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轴承并固定在轴承内圈上;轴承外圈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车架上;螺杆的后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带动脚架收起或者放下。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的结构为:螺杆后端有螺纹,脚架一端连接到脚架轴,脚架中部设置有脚架螺母,所述脚架螺母内螺纹与螺杆后端的螺纹相匹配,当螺杆转动时,带动脚架收起或者放下。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的结构为:螺杆后端固定有后级蜗杆,所述后级蜗杆连接所述脚架上端的后级蜗轮,当螺杆转动时,带动脚架收起或者放下。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两端和前后蜗轮蜗杆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万向节,用于适应安装时不同位置角度的变化。
进一步的,在轴承旁还设置有限位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直流电动机带动,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带动电动自行车的主脚架收起或者放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省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电动脚架实施方式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电动脚架实施方式二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2-蜗杆;3-车架;4-支架;5-螺杆;6-限位螺母;7-轴承;8-蜗轮;9-脚架轴;10-脚架螺母;11-脚架;12-后级蜗轮;13-后级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尽管本实用新型将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相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实施例1
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电动脚架,其结构为:
电动机1的输出轴连接蜗杆2,所述蜗杆2与蜗轮8相连接,所述蜗轮8的轴固定有螺杆5,所述螺杆5穿过轴承7并固定在轴承7内圈上;轴承7外圈固定在支架4上,支架4固定在车架3上;螺杆5的后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带动脚架11收起或者放下。
所述转动机构的结构为:螺杆5后端有螺纹,脚架11一端连接到脚架轴9,脚架11中部设置有脚架螺母10,所述脚架螺母10内螺纹与螺杆5后端的螺纹相匹配,当螺杆5转动时,带动脚架11收起或者放下。
实施例2
一种自行车或摩托车的电动脚架,其结构为:
电动机1的输出轴连接蜗杆2,所述蜗杆2与蜗轮8相连接,所述蜗轮8的轴固定有螺杆5,所述螺杆5穿过轴承7并固定在轴承7内圈上;轴承7外圈固定在支架4上,支架4固定在车架3上;螺杆5的后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带动脚架11收起或者放下。
所述转动机构的结构为:螺杆5后端固定有后级蜗杆13,所述后级蜗杆13连接所述脚架11上端的后级蜗轮12。当螺杆5转动时,带动脚架11收起或者放下,即电动机1的转动经蜗轮减速器减速增矩后由螺杆5带动后级蜗杆13转动,后级蜗杆13带动后级蜗轮12转动,从而带动和后级蜗轮12连在一起的脚架11转动,实现电动自行车撑起或者放下。
当后级使用蜗轮蜗杆时,螺杆5两端和前后蜗轮蜗杆的连接处还设置有万向节,用于适应安装时不同位置角度的变化。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之常用实施例。显然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增补、修改和替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工作要求在不背离准则的前提下在形式、结构、布局、比例、材料、元素、组件及其它方面有所变化。因此,在此披露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之范围由后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界定,而不限于此前之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未经刘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7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天窗玻璃底涂系统
- 下一篇:个人交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