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备用开锁装置的电子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7568.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7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方永秋;程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厦福智能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37/20;E05B63/1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备用 开锁 装置 电子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五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备用开锁装置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电子锁是一种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访问控制系统),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目前电子锁主要包括密码识别式电子锁、卡片识别式电子锁和生物识别式电子锁等类型。其中,密码识别式电子锁通过验证输入密码的正确与否来控制锁具的开关,其在输入密码错误超次时,具有系统自锁,并带有自动报警的功能;卡片识别式电子锁使用各类卡片(包括磁卡、IC卡等)为密码载体,通过相应读卡器读卡方式来控制电子锁;生物识别式电子锁,利用人体生物特征作为密码输入,通过识别器识别控制电子锁的开闭,人的指纹、掌纹、面孔、发音、虹膜、视网膜等都具有惟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即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都与别人不同、且终生不变,可以据此可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
但是,电子锁是由电子零件及与相关电子零件连接的塑料构件构成,存在失效的可能,电子锁通过传动装置和离合装置控制锁的开启与闭合,然而当传动装置或离合装置之间出现问题时,将不能开锁,而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一方面,电子零件的损坏、失效、电源故障,都可能影响智能锁的正常开启;另一方面,离合装置中由驱动电机驱动的弧形压板一般采用塑料材质,该弧形压板在正常状态下会驱动离合销运动并最终带动锁体运动,在突发火灾或者长期使用过程中,弧形压板会软化或者断裂,从而导致弧形压板无法驱动离合销运动并最终带动锁体运动,进而导致无法开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备用开锁装置的电子锁,以解决现有电子锁在其传动装置或者离合装置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开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备用开锁装置的电子锁,包括壳体、执手、执手座、信号采集及控制机构和离合机构,执手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执手座的侧壁设有销孔,执手座连接至执手,信号采集及控制机构设置在壳体上,离合机构包括离合转轴、离合销、第一弧形压板和驱动器,离合转轴的外壁设有限位孔,其特征在于,离合销上固定设置有限位销,离合销设置在销孔内并能带动限位销沿销孔来回运动,离合销的一端抵靠在第一弧形压板的凹面上,离合销的另一端能插入限位孔内,第一弧形压板连接至驱动器上,电子锁还包括机械密码锁,机械密码锁包括锁舌,机械密码锁固定连接至壳体内,锁舌上连接有用于推动限位销的推动机构。
进一步地,推动机构包括链条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和连杆机构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推动机构包括金属材质的推杆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弧形压板,锁舌的一端通过推杆固定连接至第二弧形压板,第二弧形压板的凹面抵压至限位销。
进一步地,第二弧形压板设置于第一弧形压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限位销与离合销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销与离合销通过铆接或者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销孔的侧壁上开设有槽道,限位销可在槽道内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驱动器为电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弧形压板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器与信号采集及控制机构电连接,信号采集及控制机构控制第一弧形压板推动离合销在销孔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备用开锁装置的电子锁,通过在壳体内设置一个机械密码锁及在离合销上设置一个限位销,并在该机械密码锁的锁舌上固定设置推动机构,当电子锁的电子元件或者电子锁的第一弧形压板失效时,可通过对机械密码锁解锁来控制机械密码锁的锁舌运动,进而使推动机构通过推动限位销移动来带动离合销卡入限位孔内,以此带动与离合转轴固定连接的锁体,从而使电子锁正常解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厦福智能锁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厦福智能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7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锁机构及具有其的电脑钥匙
- 下一篇:智能电子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