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倾斜搅拌轴的溶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7355.4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9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平;徐克成;黄琴;胡亚军;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盛电气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08;F27B14/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倾斜 搅拌 溶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溶铅炉,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倾斜搅拌轴的溶铅炉。
背景技术
铅基合金的配制要在专用的熔锅或合金冶炼炉内进行,锅内应有搅拌装置。板栅浇铸时,需先将配制好的合金熔化,熔化后的合金液温度对板栅浇铸时的成型关系很大,合金液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浇铸出良好的板栅。一般情况下,合金液温度应控制在450-550℃的范围,但工厂在实际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摸索出最佳的合金液浇铸温度。
铸板工序原采用直接采购铅钙合金,为降低铅合金原材料,生产工艺改为采购电解铅按照比例添加母钙合金直接在铅锅内加热熔解配制,铅原材料生产成本可以降低300元/吨;但直接配制时存在合金成分不均匀问题。
在现有的蓄电池生产企业中,除了在溶铅炉内加入铅锭外,其他工序回收的废弃铅料也一同加入炉内回收,由于废弃铅料一般为铅条或者切除的边角料,加入炉内后漂浮在铅液上,溶解速度较慢,影响废弃铅料的继续送入。
另外,在铅锭加入溶铅炉内时,由于铅锭下落速度较快,会溅起炉内的铅液,引起铅液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倾斜搅拌轴的溶铅炉,该溶铅炉的一侧设有铅锭提升机构,用于向炉内加入铅锭,另一侧设有输送废弃铅料的传送带,内部的搅拌轴从侧面倾斜伸入炉内,避免影响铅锭和废弃铅料的加入,使内部物料搅拌更加均匀。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倾斜搅拌轴的溶铅炉,包括炉体,炉体的顶面设有操作台;
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输送废弃铅料的传送带,所述操作台上设有与所述传送带衔接的导料板;
所述炉体的另一侧铅锭提升机构,炉体的顶部设有引导铅锭落入炉体内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末端活动安装有挡板;
所述的挡板设有一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支座安装在滑槽两侧,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一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挡板打开的气缸;
还包括从侧面倾斜伸入炉体内的搅拌轴,该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另一端设有搅拌叶。
在炉体的一侧,利用安装在滑槽末端的挡板,阻止铅锭直接落入炉内,避免溅起铅液,同时采用倾斜伸入炉体内的搅拌轴,匀速搅拌,保障配制的合金成分均匀符合技术工艺要求,避免因合金成分不均匀造成电池质量问题、起到保障产品质量及降低生产成本目的。
另外,为使炉内的成分搅拌更加均匀,并避让所述铅锭,若设置在炉体的中心轴上,落入的铅锭会碰撞到搅拌轴,影响搅拌效率。
在炉体的另一侧,传送带不断输送废弃铅料,输出后由导料板送入炉体内,废弃铅料不断加入的过程中,推拉所述的拉杆,使压杆不断摆动,抬起水平压板将废弃铅料压入炉体内的高温铅液内,加速废弃铅料的融化。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操作台上安装有支架,并设有中部铰接在支架上的压杆;所述压杆伸入炉体内的一端连接有水平压板,压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一拉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铅锭提升机构包括链轮,绕设在链轮上的链条,以及沿链条升降并用于放置铅锭的托钩。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杆的中部设有条形孔,与支架铰接配合的转轴设置在该条形孔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一弧形孔,并设有穿过所述条形孔并滑动配合在弧形孔内导向销。
作为优选的,所述拉杆的一端铰接在导向销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偏心铰接在由电机驱动的转盘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的顶部为装配所述搅拌轴的倾斜台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侧面设有压板,该压板与挡板间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用于发出控制所述气缸打开挡板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溶铅炉的一侧设有铅锭提升机构,用于向炉内加入铅锭,另一侧设有输送废弃铅料的传送带,内部的搅拌轴从侧面倾斜伸入炉内,避免影响铅锭和废弃铅料的加入,使内部物料搅拌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熔铅炉的结构图;
图2为溶铅炉内搅拌轴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溶铅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顶面设有操作台26。
炉体1的一侧设有铅锭提升机构,炉体1的顶部设有引导铅锭落入炉体内的滑槽6,该滑槽6的末端活动安装有挡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盛电气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昌盛电气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7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