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态超细金属长丝的加捻合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6860.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1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华;陈南梁;邵光伟;张晨曙;邵慧奇;傅婷;马小飞;冀有志;贾伟;林芳兵;苏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7B3/00 | 分类号: | D07B3/00;D07B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态超细 金属 长丝 加捻 合股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态超细金属长丝的加捻合股设备,包括管状筒体和放线盘,管状筒体与放线盘不联动,放线盘通过轴承与管状筒体相连,管状筒体转动时,放线盘不转。本实用新型的加捻合股设备加工金属长丝时,管状筒体由电机通过传送带带动高速旋转,管状筒体带动空心导管同步高速旋转,实现在金属丝自身不扭转的条件下进行加捻合股,最终制得外部平直光洁,内部结构均匀紧密的金属丝股线,从而获得柔性、弹性和力学性能优良的金属丝股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丝加捻合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态超细金属长丝的加捻合股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产业用纺织织物的飞速发展,金属织物作为纺织织物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交通运输、过滤催化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目前,金属织物主要由金属丝经纬向相互交织或线圈圈套织造形成,由于金属丝材料本身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低的伸长率,使得金属丝难以弯曲成圈直接编织,因此,在加工生产金属织物时,必须使金属丝直径尽可能的小,直径越小金属丝的刚度越小越容易编织,但是单根金属丝太细又会造成其强力不足,导致其难以满足纺织工艺的要求,难以直接用作织造用纱,因此,在实际加工生产金属织物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多根超细金属丝进行加捻合股,使得所得到的金属丝股线既具有足够机械强度,又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弹性,从而满足纺织织造工艺的要求。
针对纺织纤维自身强力较小,容易断裂需要加捻合股才满足现代纺织机械设备加工工艺要求的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研究,如专利CN103757766B公开了一种加捻装置,通过加捻和绕线机构的转速差实现羊毛的加捻,满足羊毛沿纵向人工手撕后加捻的需要,该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加捻且捻数稳定,但并不能用来加捻超细金属丝;专利CN102296400B公开了一种金属丝包缠弹力丝的电磁屏蔽纱及其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电磁屏蔽纱包括弹力丝,弹力丝外侧缠绕有包覆纱段,包覆纱段包括金属丝以及包覆在金属丝外侧的短纤维须条,该专利将短纤维须条与金属丝在前罗拉钳口外侧复合,形成短纤维须条包覆金属丝的包覆纱段,然后再与出前罗拉钳口的弹力丝在加捻作用下复合形成包覆纱段缠绕在弹力丝外侧的电磁屏蔽纱,最终制备了一种既具有较好延展性和弹性又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复合纱,但该方法所用的加捻合股设备主要为环锭纺细纱机,环锭纺纺纱机主要适用于大量的短纤维的纺织织造,而金属丝是连续态的长丝,对有限根数的连续态的金属丝进行环锭纺加捻并合时,因为金属丝本身的刚度以及单丝直径 都要比普通纺织纤维大得多,所以金属丝在加捻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并且由于空间的束缚,连续态的金属丝不容易通过轴向空间位置的变化来释放内应力,因此,最终形成的金属丝股线具有较大的残余扭矩,其外观呈现出螺旋状自扭结形态,在织造过程中,相邻纱线容易勾结扭缠在一起,根本无法进行纺织织造。
因此,研究一种能够使金属丝股线具有良好的柔性、弹性和力学性能且金属丝本身在加捻合股过程不发生扭转的连续态超细金属长丝的加捻合股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金属丝股线具有良好的柔性、弹性和力学性能且金属丝本身在加捻合股过程不发生扭转的连续态超细金属长丝的加捻合股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捻合股方法相适应的加捻合股设备,包括管状筒体和放线盘,所述管状筒体与所述放线盘分离,所述分离是指管状筒体与放线盘不联动,本实用新型中放线盘通过轴承与管状筒体相连,管状筒体转动时,放线盘不转,与常规加捻合股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捻合股设备使得超细金属丝退绕时放线盘只存在自转,而不会随着中心轴线回转,不会产生退绕扭矩从而使得加捻后的股线内部结构均匀紧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6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笔筒
- 下一篇:一种可控型生物法的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