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手臂外骨骼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5778.2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5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琳;陈林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北辰乾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连接座 移动块 臂部 穿戴 手臂 本实用新型 外骨骼支架 锁紧螺钉 固定块 限位杆 对称 机构连接 结构稳定 腕部固定 转动连接 转轴转动 弹簧卡 固定带 贯穿 复健 软垫 位杆 骨折 相抵 恢复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戴式手臂外骨骼支架,包括膀部固定板,所述膀部固定板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臂部固定板,所述臂部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腕部固定板,所述膀部固定板上对称设有四个固定块,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上均贯穿设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设有软垫,每个所述移动块上均设有第一锁紧螺钉,每个所述第一锁紧螺钉均贯穿移动块并与限位杆相抵,所述臂部固定板上对称设有三个第一连接座和三个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弹簧卡合机构连接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穿戴便捷,固定牢靠,保护措施到位,可帮助手臂骨折患者恢复后更好的进行复健,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式手臂外骨骼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手臂外骨骼支架。
背景技术
手是重要的感受器官与执行器官,承担着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的任务,为了便于手臂骨折患者康复后快速进行复健,外骨骼穿戴支架越来越人性化设计,现有的手臂外骨骼支架穿戴不够便捷,固定不够牢靠,保护措施不到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穿戴式手臂外骨骼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戴式手臂外骨骼支架,包括膀部固定板,所述膀部固定板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臂部固定板,所述臂部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腕部固定板,所述膀部固定板上对称设有四个固定块,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上均贯穿设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设有软垫,每个所述移动块上均设有第一锁紧螺钉,每个所述第一锁紧螺钉均贯穿移动块并与限位杆相抵,所述臂部固定板上对称设有三个第一连接座和三个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弹簧卡合机构连接有固定带,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均设有压槽,每个所述固定带远离第一连接座的一端位于压槽内,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均转动连接有压块,且压块位于压槽内,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均设有第二锁紧螺钉,且每个第二锁紧螺钉均贯穿第二连接座并与压块连接,所述腕部固定板上设有套环,所述膀部固定板、臂部固定板和腕部固定板上均设有橡胶缓冲垫。
优选地,所述膀部固定板、臂部固定板和腕部固定板均采用硬质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膀部固定板远离橡胶缓冲垫的一侧设有警示条纹。
优选地,所述弹簧卡合机构由弹簧、抵块和卡块组成,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均设有卡槽,每个所述卡槽的内壁上均对称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均设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上均设设有抵块,每个所述卡槽内均设有卡块,每个所述卡块的两侧均对称设有半圆型槽,且抵块抵设在半圆型槽内,所述卡块上连接有固定带。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采用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该装置时,拧松第一锁紧螺钉,顺着限位杆调节移动块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再利用第一锁紧螺钉锁紧固定移动块,拧下第二锁紧螺钉后,转动压块使得压块离开压槽,将固定带的一端取出,接着将伤者腕部置于套环内,将臂部置于臂部固定板上,将固定带的一端再次置于压槽内,并转动压块使得压块将固定带的一端压住,接着利用第二锁紧螺钉将压块固定,伤者的臂部置于固定带内,伤者的膀部置于软垫内,伤者康复后的手臂佩戴完毕后即可缓慢运动进行复健;由于橡胶缓冲垫的缓冲作用,以及膀部固定板、臂部固定板和腕部固定板的固定效果,使得患者在进行复健时不会再次受伤;固定带可卸下进行清洁或更换,拧下第二锁紧螺钉,便可将固定带的一端取下,用力拉动卡块即可将卡块取下,卡块位于卡槽内时,由于弹簧的弹性作用,抵块抵设在半圆型槽内,使得卡块不会轻易掉落。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穿戴便捷,固定牢靠,保护措施到位,可帮助手臂骨折患者恢复后更好的进行复健,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穿戴式手臂外骨骼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北辰乾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北辰乾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5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