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脂肪切割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5466.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5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丁平;黄元生;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平;黄元生;李辉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槽 切割段 锐角 脂肪 导出槽 本实用新型 切割棒 外周面 中心轴 侧壁 底面 切割 圆滑 厚度变薄 切割效率 一体相接 呈弧状 呈柱状 切割口 顺滑度 握持段 槽壁 弧状 排出 刃口 推拉 轴向 死角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脂肪切割棒,呈柱状,包括一体相接的握持段和切割段,切割段的末端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个条形的切割槽,各切割槽与切割段的中心轴形成第一锐角,切割槽的底面与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锐角,切割段沿其轴向设有导出槽,导出槽的槽壁为弧状,并与切割段的外周面圆滑相接。本实用新型,由于若干个切割槽与切割段的中心轴形成第一锐角,切割槽的底面与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锐角,因此各切割槽形成切割脂肪的刃口,不仅倾斜于推拉方向,还呈弧状,并且厚度变薄,推进时形成连续的切割口,切割顺滑度提升,大大提高切割效率;第二锐角使得切割槽具有更大的容纳脂肪的空间;导出槽内不存在死角,安全性高,提高了脂肪排出效率,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塑形用具,具体涉及脂肪切割棒。
背景技术
随着美容整形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变美,开始将微整形作为一个快速和见效快的手段。而改变自身的身材,可通过抽脂来实现。抽脂用具包括抽脂仪和抽脂器,抽脂仪利用高负压抽脂方式,将皮下脂肪吸进抽脂管后,利用抽脂管前后抽动将脂肪刮下再抽出。而目前用于切割和刮下脂肪的用具存在以下缺陷:
(1)工作效率低,抽脂时间较长;
(2)长时间的抽动使得患者的创口增大,影响愈合,并导致感染率上升;
(3)切割效果较差,患者在过了愈合期之后仍会出现脂肪不平整的现象,影响美观。
由此可见,目前的脂肪切割用具存在工作效率低、影响患者恢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脂肪切割用具存在工作效率低、影响患者恢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脂肪切割棒,呈柱状,包括一体相接的:
握持段,其外周面设有防滑纹;
切割段,其末端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个条形的切割槽,各所述切割槽与所述切割段的中心轴形成第一锐角,所述切割槽的横截面为梯形,切割槽的底面与侧壁之间形成第二锐角,所述切割槽的宽度由底面向开口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切割段沿其轴向设有导出槽,所述导出槽的槽壁为弧状,并与所述切割段的外周面圆滑相接,所述导出槽的长度为所述切割槽与所述握持段之间的长度的1/3。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均为45°。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出槽的侧壁包括与所述切割段的外周面平滑过渡的第一弧面,两所述第一弧面通过第二弧面圆滑相接,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的凸出方向相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握持段的外径为所述切割段的外径的2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割槽的深度为所述切割段的直径的一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握持段的外周面上设有用于握持的凹陷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割段的末端为圆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平;黄元生;李辉,未经丁平;黄元生;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5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