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5093.8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0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林传年;张千里;王志伟;付兵先;郭小雄;杜晓燕;马超锋;牛亚彬;安哲立;邹文浩;李尧;赵鹏;张文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3/70 | 分类号: | E06B3/70;E06B1/60;E06B5/10;E21F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防护门 洞室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各类洞室的门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隧道是汽车或列车通行的建筑通道。隧道内通常设置有放置设备的洞室,隧道防护门(洞室门)则是应用在铁路隧道,如横通道、各类设备(通风、通信、电力等)洞室、紧急救援战、紧急出口、避难所、竖井接入隧道、斜井接入隧道、直放站、变电站等洞室上,其作用有防火、抗爆、抵御列车周期性活塞风引起的正负风压、防止设备损坏及保障人员安全而设置的特殊用途的门。
现有技术中的门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备而成,但是他们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钢筋混凝土门重量大、开关门不方便,组装困难、易变形,制备周期长;钢制门易腐蚀、多数耐火性能不足。而且这两种门均存在耐久性差、抗疲劳性差、需定期保养与维护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洞室的防护门或洞室门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耐腐蚀、耐疲劳、耐久性好、抗爆荷载不低于0.1Mpa、耐火极限不小于3小时的双扇隧道防护门或洞室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洞室的防护门或洞室门,包括门框和分别通过铰页与所述门框连接的两个门扇;
所述门扇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其内部设有上下连杆型闭锁结构和用于支撑所述中空长方体结构的钢骨架;
所述门框、铰页和门扇的长方体结构均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而成。针对于开口面积为6~8m2的洞室,单扇门使用不方便,而且在这种面积下其承压能力也会大大下降,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扇门,通过在门上安装连杆型闭锁、在其内部设置起支撑作用的钢骨架和对门材质的改进,可增加门的承压能力和坚固程度,同时还不易腐蚀,使其适用于隧道内的特殊环境。
优选的,所述门框的四周设有多个与所述门框一体成形的,固定于墙体内的混凝土支护结构或防火抗爆板上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所述混凝土支护结构或防火抗爆板的深度为10~20cm;
优选的,所述门框的上、下横框上相邻凸起的间距为50~60cm,所述门框左、右竖框上相邻凸起的间距为75~90cm。隧道内列车通过产生活塞风,活塞风对隧道衬砌结构边墙产生周期性正负风,这就是所谓的列车的气动效应。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正负风压的最大值可达0.01MPa,若隧道内发生爆炸,其压力可达0.1MPa,为使在上述压力下洞室门仍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优选在所述门框的四周设置凸起,凸起插入洞室门四周的墙壁,可使洞室门与墙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加强门的耐疲劳性能。所述凸起设置的过程中采用上述参数,既可以有效地应对列车气动效应带来的正负风压,还可尽可能地减少凸起的设置数目,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的,在所述门框上靠近洞室的一侧设有沿墙体向四周突出的外沿;所述凸起为包括上、中、下三部分的多面体,朝向所述洞室方向,所述凸起呈中部细,上下部粗的腰鼓形;所述凸起的上部为上底面朝向洞室方向,下底面朝向隧道方向的六面体,所述上底和下底面相互平行,且上底面的面积小于下底面;所述凸起的下部为底面是梯形的四棱柱,所述四棱柱的底面朝向所述洞室的内部;所述底面梯形的上底在上,下底在下;所述凸起的中部为连接所述凸起上部和下部的长方体。在安装的过程中,门框通过水泥浇筑固定于隧道内的混凝土支护结构或防火防爆板上,朝向洞室方向,将其设置为中部细,上下粗的腰鼓形,混泥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可进入所述凸起的中间较细的部分,实现对门框在上下部分更牢固的固定;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凸起的下部为底面是梯形的四棱柱,所述底面朝向所述洞室的内部,所述梯形的上底在上,下底在下;从凸起的下部向中部形成一定的角度,更有利于混凝土充满中部较细的部分;在所述门框靠近洞室的一侧设有沿墙体向四周突出的外沿;在隧道内压力较小时,所述外沿受墙体的阻挡,可为门框提供朝向洞室的支撑力,所述凸起的上部门面的的上底面面积小于下底面,且所述下底面位于靠近隧道一侧,当隧道内的压力较大时,这种凸起可为门框提供更大的支撑力,阻碍所述门框向洞室的方向运动,增强门框在前后方向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钢骨架包括与所述中空长方体底面面积相同的钢质长方体框和焊接于所述长方形框内的多根十字交叉的钢质加强筋,长方体框和加强筋的厚度相同,为所述中空长方体内部厚度的2/3~3/4;将所述钢骨架设置为外侧包括长方体框和内部带有加强筋的结构,长方体框可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门体框架结构形成更好的支撑,内部钢骨架可为门扇的两个面形成更好的支撑;进一步将其厚度设为中空长方体内部厚度的2/3~3/4,可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50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统一数据服务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进行调试的方法及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