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检验微量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3089.8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琪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B01L3/00;G01F1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检验 微量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学检验微量取样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检验中已经广泛应用自动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其中微量取样就非常关键,它关系到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气囊加滴管的方式或者是采用活塞加针筒的方式构成微量取样器;对于气囊加滴管构成的微量取样器而言,气囊对气流的控制无法调节,对选取的样品多少不好控制;对活塞加针筒构成的微量取样器而言,为了使所取样品免受光照、防止因光照而影响检验,往往针筒采用避光材料,但这样一来,取样的分量多少便很难看清,从而影响了取样的精度和准确性,另外,在取样转移操作时,每个人的操作手法均不相同,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医学检验微量取样器,可有效避免光照对试剂的影响,且定位条、定位板配合刻度线有效保证了取样的精准性,取样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学检验微量取样器,包括针筒、活塞杆、避光型套筒,所述针筒内设有所述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设有定位条,所述活塞杆末端设有推杆,所述针筒前端连通设有避光型吸管,所述针筒外套设有所述避光型套筒,所述套筒外壁上对称设有条纹槽侧、刻度线侧,所述套筒外壁上套设有滑动卡套,所述滑动卡套外壁上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顶端可转动设有定位板,所述滑动卡套下端对应于所述条纹槽侧设有相适配的定位勾。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上设有刻度线二。
优选的,所述避光型套筒上刻度线侧与所述活塞杆上的刻度线二均为对应于针筒内容积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勾通过弹簧按压件与所述滑动卡套相连。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前端为陀螺状,所述针筒前端与所述活塞杆前端配合设置。
优选的,处于所述定位条下方的所述活塞杆长度与所述针筒长度相适配。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避光型套筒、避光型吸管可有效避免光照对试剂的影响,设有定位条、定位板配合刻度线有效保证了取样的精准性,取样效果好。具体先调节滑动卡套至合适的位置,即通过刻度线侧设置取样容积,然后将固定勾与条纹槽固定卡接,此时保证了滑动卡套与避光型套筒间的相对固定,然后转动定位板使之朝向活塞杆方向,然后拉动推杆带动活塞杆外移,实现取样操作,直至定位条与定位板相触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筒、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中:1针筒、2活塞杆、201定位条、202推杆、203刻度线二、3遮光型套筒、301条纹槽侧、302刻度线侧、4遮光型吸管、5滑动卡套、501定位杆、502定位板、503定位勾、504弹簧按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医学检验微量取样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针筒1、活塞杆2、避光型套筒3,所述针筒1内设有所述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上设有定位条201,所述活塞杆2末端设有推杆202,所述针筒1前端连通设有避光型吸管4,所述针筒1外套设有所述避光型套筒3,所述避光型套筒3外壁上对称设有条纹槽侧301、刻度线侧302,所述避光型套筒3外壁上套设有滑动卡套5,所述滑动卡套5外壁上设有定位杆501,所述定位杆501顶端可转动设有定位板502,所述滑动卡套5下端对应于所述条纹槽侧301设有相适配的定位勾503。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2上设有刻度线二203。
优选的,所述避光型套筒3上刻度线侧302与所述活塞杆2上的刻度线二203均为对应于所述针筒1内容积设置,可配合评判取样器的精准性。
优选的,所述定位勾503通过弹簧按压件504与所述滑动卡套5相连,具体使用时,若需要移动滑动卡套,则按压弹簧按压件使得定位勾离开条形槽即可实现滑动,待滑动至合适位置(根据测度线侧调至合适高度),再松开按压弹簧件使得定位勾与条形槽相对固定即可。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2前端为陀螺状,所述针筒1前端与所述活塞杆2前端配合设置,可有效避免针筒内样液的残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琪,未经李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3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细沙的燃烧匙
- 下一篇:一种移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