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预制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1674.4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9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晓微 |
主分类号: | E04B5/04 | 分类号: | E04B5/04;E04C2/288;E04C2/38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预制楼板 楼板 加强肋 填充体 安装方便 重量轻 制作 复合 承载 建筑工程领域 外轮廓形状 一体式结构 保温隔热 隔声性能 大荷载 大跨度 单向板 双向板 小跨度 大板 分块 洞口 吊装 填充 保温 组装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是针对现有的预制楼板造价高、自重大,制作安装复杂等不足,提供一种制作安装方便、重量轻、造价低的复合预制楼板。一种复合预制楼板,该楼板至少包括起保温及承载作用的填充体;设于填充体内起主要承载作用的加强肋,其中该加强肋与填充体预制成一整体结构。还包括设于楼板一面与加强肋一体式结构的面板,填充体与面板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单向板或双向板;在需要时可以设置洞口及适应各种外轮廓形状的楼板,还可以分块制作后吊装后组装成大板;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适合小跨度也适合大跨度大荷载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重量轻、制作安装方便、经济、保温隔热及隔声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预制楼板。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符合建筑工业化及绿色环保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的产业政策,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其需求越来越大。预制装配楼板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内容之一。
现有预制楼板主要有叠合钢筋混凝土楼板、下设压型钢板的钢筋桁架楼承板,这两种形式均需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完成的楼板自重大,适应跨度小,楼板保温隔热及隔声性能差,工程造价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787692A公开了一种全预制空心楼板,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是一种中空或填充轻质材料的预制空心楼板,预制空心楼板需与其周边的梁墙连接。其主要特征有:1.同时设置上下面板;2.面板间设置实肋,专利中未说明该实肋作用,根据原理该实肋作用应是协同上下面板工作;3.中空或填充轻质材料目的为减轻构件自重;4预制楼板的承载力主要靠上下面板提供。该专利上述特征需同时存在,其实质是一种空心楼板构件。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351373A公开一种格构式预制保温隔声楼板,属于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技术领域,是一种分层夹芯板,可以作为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及轻质楼板使用。其主要特征有:1.同时设置上下面板;2.上下面板各自设置格构肋,上下面板的格构肋不直接接触连接,格构肋的作用应是为加强面板的刚度及强度;3.通过在上下面板间设置格构柱协同上下面板同时工作;4.上下面板之间填充材料作用是保温隔声;5.预制楼板的承载力主要靠上下面板提供。该专利上述特征需同时存在,其实质是一种夹芯楼板构件。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787692A、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351373A这两种专利公开的楼板均属于全预制空心楼板,具有承载力大,适应楼板跨度大、重量轻的优点,但是这两种楼板均具有制作、安装复杂、成本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预制楼板造价高、自重大,制作安装复杂等不足,提供一种制作安装方便、重量轻、造价低、具有自保温作用及良好隔声性能的复合预制楼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复合预制楼板,该楼板至少包括起保温及承载作用的填充体;设于填充体内起主要承载作用的加强肋,其中该加强肋与填充体预制成一整体结构。其中加强肋提供楼板预制部分的主要整体承载力,填充体可以承受直接作用于其表面的荷载,并将作用荷载分散传递到加强肋上,此时该填充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材料制作,兼具保温与承载力作用;当填充体不承受作用荷载时,填充体主要作用为保温隔热,其的强度要求可以降低。
还包括设于楼板至少一面与加强肋一体式结构的面板,所述的填充体与面板紧密接触。面板可根据需要设置于楼板上表面或下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设置。填充体与面板之间紧密接触防止填充体损坏。设置上表面面板或下表面面板的主要目的为提高加强肋及填充体部位的承载能力,并进一步提高楼板的平面内、平面外刚度。
所述的加强肋至少有一侧内嵌或凸起于所述的填充体中。加强肋内嵌于填充体可以有效避免冷热桥,并可以加强填充体与加强肋连接;加强肋凸起于填充体可以加强加强肋的强度与刚度,当用于叠合楼板时,可加强与叠合楼板的连接,并可以加强填充体与加强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晓微,未经施晓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1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