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丙丁烷除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0258.2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0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奇;程勤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丁 除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丙丁烷除臭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丙烷、丁烷原料中含有产生臭味的介质,如硫醚、硫醇、硫化氢等,这些是导致丙丁烷含有臭味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止丙烷、丁烷产生泄漏时,用户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人为在丙烷、丁烷生产过程中会加入一些能够产生臭味的介质。但在特种气体领域中,如医疗卫生技术领域,除要求丙烷、丁烷保持较高的纯度外,同时要求没有臭味,那么就需要除去丙丁烷中能产生臭味的物质。
现有的用于丙丁烷除臭的罐体由上部和下部构成,上部与下部可拆卸固定,通过拆掉罐体上部以便于将除臭剂放入罐体下部的内腔中,更换除臭剂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换除臭剂十分方便的丙丁烷除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丁烷除臭器,包括若干具有内腔的罐体,所述罐体上部设有进料口和进气口,所述罐体下部设有排料口和出气口,所述罐体内部设有上筛网和下筛网以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三个腔室,所述进料口和进气口均位于所述上筛网上侧,所述排料口位于上筛网与下筛网之间,所述出气口位于下筛网下侧,所述罐体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延伸至罐体内,且上筛网形成有供进料管延伸至罐体内的一端通过的通孔,所述进料管另一端延伸至罐体外并配合有进料管法兰,所述排料口处固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一端与罐体固定,所述排料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料管法兰,所述罐体顶端形成有安全阀口并设有安全阀,所述罐体的进气口处固定有进气接管,所述罐体的出气口处固定有出气接管。
需要更换除臭剂时,使丙丁烷气体不再导入罐体,并通过进气口使氮气导入罐体,待罐体内丙丁烷被排空后,封闭进气口和出气口,打开排料管法兰的盲板,将罐体内的除臭剂铲出,通过排气管法兰的盲板封闭排料管,将进料管上的进料管法兰的盲板拆除,往进料管内倒入除臭剂,除臭剂从进料口进入罐体并落在下筛网上,随后通过盲板封闭进料管,随后打开进气口和出气口并使带有杂质的丙丁烷进入罐体以进行除臭作业。本实用新型除臭器更换除臭剂时,不需要进行罐体的拆卸和安装,除臭剂更换动作十分简单和轻松,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其中,上筛网和下筛网用于供气体通过,并用于防止除臭剂落入出气接管内以堵塞出气接管。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由上封头、筒体和下封头构成,所述上封头焊接固定于筒体上端并封闭所述筒体上端开口,所述下封头焊接固定于筒体下端并封闭所述筒体下端开口,所述安全阀口和进料口设置于所述上封头上端,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下封头下端。上述设置便于上筛网和下筛网的固定,在进行筒体两端的封闭前进行上筛网和下筛网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下部固定有若干支撑脚。支撑脚用于罐体的支撑,并提高出气口的高度位置,便于出气接管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上部形成有压力表检测口,所述罐体的压力表检查口处与压力表管的一端固定,所述压力表管另一端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检测口位于所述上筛网上侧。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罐体串联设置,相邻的两个罐体中,一个罐体的出气口与另一个罐体的进气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除臭器具有除臭剂更换操作十分简单方便、能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丙丁烷除臭器,包括若干具有内腔的罐体,罐体下部固定有三个支撑脚9,罐体由上封头1、筒体2和下封头3构成,上封头1焊接固定于筒体2上端并封闭筒体2上端开口,下封头3焊接固定于筒体2下端并封闭筒体2下端开口,罐体上部设有安全阀口、进料口、压力表检测口、进气口,罐体下部设有出气口和排料口,安全阀口和进料口设置于上封头1上端,出气口设置于下封头3下端。罐体内部设有上筛网4和下筛网5以将罐体内腔分隔为三个腔室,进料口和、进气口和压力表检测口均位于上筛网4上侧,排料口位于上筛网4与下筛网5之间,出气口位于下筛网5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02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脱硫pH值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脱硫系统